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归去来兮
董宏猷
达夫散文集书影
  董宏猷

  顺着时代的脉络一路写来,不知怎么的,就想到该写郁达夫了。

  应该承认的,我对郁达夫有些喜欢与偏爱。是他的诗人气质?是他的名士风范?是他感伤的抒情?抑或,是他最后在异国被日寇杀害的悲壮?仔细想想,也许都有,但是,更重要的,是一种感觉,是青年时期阅读郁达夫所感到的那样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亲切。

  用现在的话说,他不作,不装,真性情,真浩然,如山中之泉,之溪,之瀑布,清澈见底,随性流淌。你可以不待见他,但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他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

  郁达夫的著作,我收藏有好几本。现在奉献给书友们的,是上海北新书局民国三十六年再版的《达夫散文集》,内收达夫的散文二十七篇。首篇是他为良友版的新文学大系散文选集所写的导言;紧接着的,是他写于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六日的《归航》。达夫1914年7月赴日本留学,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该年7月,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的影响。1922年3月,他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归航》写的就是他离开日本时伤感而复杂的心情。读到他的散文,我不禁感到一种悲愤。从日本归航的达夫,也许从来没有想到,正是他曾感到不舍的土地上的日寇,在苏门答腊夺去了他的生命,让他永远失去了归航。

  郁达夫小说以及散文的优美抒情,以及对人物细腻的心理描写,无疑是受到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影响的。屠格涅夫的小说本来就具有散文化的倾向,他长于抒情,同时又善于细腻的心理描写,擅于在巧妙的构思中,夹杂优雅美丽的悲剧故事。达夫年轻时特别喜欢屠格涅夫的《初恋》与《春潮》,他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说——不论是《迟桂花》,还是《春风沉醉的晚上》,都带有屠格涅夫式的抒情,心理描写,以及淡淡的忧郁与感伤。我后来想起,我对郁达夫的喜爱与亲切,也许与我喜爱屠格涅夫有关。他的《初恋》与《春潮》,他的《猎人笔记》与《罗亭》,都令初中时代的我,没有春风也沉醉了。

  “还将陆居士,晨发泛归航。”这是唐人皎然《同李司直题武丘寺》中的诗句。台湾诗人郑愁予也写过一篇《归航曲》,是在呼唤达夫的《归航》么?

  飘泊得很久,我想归去了/仿佛,我不再属于这里的一切/我要摘下久悬的桅灯/摘下航程里最后的信号/我要归去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军界嘹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大厨艺坊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旗袍和上海女人
春天
归去来兮
最大的幸福
花样年华
吃饭
善用眼神的吴子安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归去来兮 2013-03-07 2 2013年03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