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岂止一字之差
小娴
■邹市明对职业拳赛首秀获胜信心满满     图IC
  4月6日,澳门威尼斯人酒店,邹市明职业拳击首战大受关注,为何? 

  邹市明31岁,两届奥运冠军,曾任贵州体工大队副队长……一切功德圆满了,急流勇退,似乎才“聪明”,但邹市明偏不,他选择再出拳,并转型当职业拳手。其本身,就很有故事……人们往往只看到明星光鲜的表面,不知其背后的艰难。这也正是为何体育故事往往更可读,更易打动人。 

  在邹市明前,从“专业运动员”转为“职业运动员”的,还有姚明、李娜。我想,这样的幕后故事,之前在他们身上,也有过。当然,只有实力派,才有可能,也才有能力来转型。是转型,就会有风险——此前的姚明、李娜,是成功了,但其间冷暖,只有亲历过的人,才会知晓,正如李娜所说:“(专业与职业运动员)是全然不同的境遇,也是全然不同的人生……” 

  此前,“单飞”李娜的成功,曾引起过关于体制的讨论。其实,不矛盾,无论姚明还是李娜,若没有在成长期体制内的扶持,日后难在职业体育中大放光彩。凡事需客观,无论李娜还是姚明,都是体制内外相结合的一种共赢。也难怪了,人们对专业转职业的运动员更关注了。继姚明和李娜后,邹市明也要转型了,他甚至引来国际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专业到职业,是中国体育现阶段发展的一个课题,过渡也好,转型也罢,那是中国体育从大国迈向强国不可或缺的一个台阶。想一想,对职业体育,连国际奥委会都转变态度了:从最早的完全排斥职业选手,但之后渐渐允许他们参赛,还不是因为连着几届,没有了职业顶尖选手的奥运会经济亏损严重,再这么下去,会打击东道主的积极性…… 

  所以,无论从世界,还是中国体育的发展格局看,职业体育,愈发彰显其重要地位,同时,职业体育也成为了一个国家与地区体育水平高低的衡量仪。而这,绝非大赛中的金牌数量多少所能替代! 

  从“专业运动员”到“职业运动员”,貌似仅一字之差,但意义,却非同凡响。等哪一天,我们运动员当中,姚明、李娜、邹市明们多了,那是我们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又迈近了一步。 

  小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消费解密——鉴证企业的良心·活动专版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7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8版:人才
   第B19版:新民俱乐部
   第B20版:市场之窗
   第B21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2版:专版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邹市明笑言请不起按摩师
岂止一字之差
上海何时烧旺拳击这把火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22岂止一字之差 2013-04-03 2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