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师家长 巧用短信互动
鼓励提醒 替代告状添堵
陆梓华
  如今,本市很多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开通了“家校互动”平台,创造了家长和老师双向交流的直通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困惑也不少。有些家长“怕”收到老师短信通知,以为孩子又在学校犯了什么错;也有些家长隔三差五收到“请家长配合完成”的任务单,心里就平添烦恼。

  然而,在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接收老师短信,成了全校家长们最期待的事情。每名班主任老师每学期要给学生发送短信近700条。每学期,该校评选出教师中的“沟通高手”,编成短信发送指导手册,传递沟通秘笈。

  “三不”“三多”暖人心

  每年一年级的孩子入学前,学校就会指导家长注册这个平台。教导主任冯励告诉记者,短信平台刚开始时,也有一部分家长并不愿意加入,因为一旦手机加入平台,家长每月就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电信公司。若想获知学校有什么重大事情,也可以通过备忘录或通知单得知。

  如何让增强这个平台的磁场,吸引家长关注?经过摸索,老师总结出短信发送“几不”和“几多”。其中包括,“不能成为布置作业的平台”“不能转嫁学业压力”“不能成为告状工具”成为公约;“多一些及时回复”“多一些温馨提示”“多一些经验分享”等。

  “同样一件事情,如果改变语气,效果会好很多。”冯励说。例如,有学生在学校里不小心和其他人发生了碰撞,老师发送的短信中,不是冷冰冰地或者命令式地告知,或者请家长到学校来一趟,而是亲切地告诉家长,“您的孩子在学校里玩得很开心,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保护同学的安全。”

  除了群发短信,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利用“个别发送”的功能,为家长提供个性化指导。“各位家长”的称呼被“xx爸爸”“xx妈妈”取代。“xx妈妈,他这次有进步了,慢慢努力,相信会有更大进步的。另外,每天的默写,请督促他认真订正,谢谢。”“xx爸爸,这次他考了92分,主要问题是汉字的笔顺,推荐一个网站……可以在家复习笔顺。”收到老师的短信提醒,家长们觉得辅导孩子作业时,心里更加有谱。

  鼓励指导受欢迎

  老师将最受家长喜爱的短信,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鼓励型 例如,“最近我欣喜地发现,您的孩子进步非常大,我在他本子上写了鼓励的话,这与您的配合是分不开的,谢谢!”

  感谢型 例如,“今天我们班举行‘我是快乐小当家’活动,很多同学带来了装饰材料、电热锅等。感谢家长的大力支持!”

  服务型 例如,有孩子生病了,班主任会发送短信,“卫生老师已帮她量过热度,现在药已服下,请放心” 。

  建议型 例如,一次大雪过后,一名老师在平台上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上海难得的下雪天,请家长们带着孩子到雪地里玩一玩吧!”短短一条消息,既关注着孩子的快乐成长,也是一次最好的亲子活动的指导。

  分享经验赚人气

  令老师们欣喜的是,随着家校互动平台人气渐高,家长的创意和智慧,成了大家共享的财富。

  学校的小音乐家小瑜,爸爸也是一名乐迷,新年将至,小瑜爸爸通过平台发送了这样一条短信给班主任,“请在一月一日晚上和您的孩子一起收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新年音乐会,共享音乐盛宴吧!”隆冬来临,一位妈妈发送信息给陈老师:陈老师,植物园的腊梅花开了,可以告诉孩子们,双休日和爸爸、妈妈去体会一下“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境。语文课上,孩子们学习课文《将相和》后,一位外公留言给老师,“本周末戏曲频道有京剧《将相和》,可以让有兴趣的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把外公的建议转发给家长,我们相信一位老戏迷的推荐会比一篇课文让学生学到更多。

  “短信沟通,让家长与老师以平等、轻松的方式真正实现了互动,增加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张烨说。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消费解密——鉴证企业的良心·活动专版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7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8版:人才
   第B19版:新民俱乐部
   第B20版:市场之窗
   第B21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2版:专版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老师家长 巧用短信互动 鼓励提醒 替代告状添堵
走进滋养文化的古城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家校互动B14老师家长 巧用短信互动
鼓励提醒 替代告状添堵
2013-04-03 2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