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本版列表新闻
~~~首期话题:高考应试作文如何审题才能向“一类卷”集结
~~~首期话题:高考应试作文如何审题才能向“一类卷”集结
~~~首期话题:高考应试作文如何审题才能向“一类卷”集结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级教师高考语文写作访谈
首期话题:高考应试作文如何审题才能向“一类卷”集结
  本报中高考办公室即日起推出“新民晚报中高考名师系列访谈”特色专栏,专栏将针对从预初至高三7个年级学生所关心的学业、考试问题,通过对沪上各领域一流名师的真实访谈,给大家专业、权威的解答和指导。名师访谈专栏向全社会开放,征集你所关心的学业课程或升学应试问题,欢迎广大同学、老师、家长致电本报教育热线(52921833、52920718)提问。

  首期特别专访到来自沪上“四大名校”复旦附中等名校的黄玉峰、杨峻岩、唐本强、王白云等10位沪上语文特级教师,精彩内容将分上下两期刊登。

  本期热点话题

  高考语文写作为150总分里的70分,几乎占到半壁江山。写作成功与否,准确审题首先是关键。高考作文题目有哪几类?审题有哪些方法?审题时要注意什么?这些都是考生及高中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首期话题相信名师的指点会给大家不少启示。

  名师精彩语录

  黄玉峰:作文题目有很多种,记叙型、议论型、比喻型、关系型、概念型……审题,要搞清题材和体裁。

  杨峻岩:考生要弄清命题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和命题人“心有灵犀”。

  唐本强:审题过程考察一个同学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提炼能力。

  王白云:考生对写作题目不会看“错”,但会看“偏”。

  名师观点记录

  问:高考作文题目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一般来讲,可以分为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大类。

  问:上海高考语文写作考的比较多的是哪类?

  答:材料作文是近年的考试重点,从2009年开始上海高考写作考的都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事到理,即从事件中领悟道理;第二类是由理到理,即从道理中引申见解。第三类是由画到理,即从图画中获得启示。

  在上海的历年高考写作中,2009年、2010年考的是第一种类型,2011年、2012年考的是第二种类型。至于第三种类型上海高考已多年不考,但在外省市的高考作文中仍有出现。

  命题作文已不多见,话题作文更是逐渐淡出。当然,高考作文的命题一贯是“稳中求变”,所以对每一类的写作命题,同学们要有所准备、有所熟悉。

  问:怎样才能做好作文的审题?

  答:对于作文的审题,归纳了7个要领,分别是认清题型、吃透题意、抓住关键、整体理解、分清主次、深层思考、准确聚焦,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掌握。

  问:在审题时,如何做到吃透题意?

  答:对题目中的字、词、句要仔细品读、深刻理解,不但要了解本义,更要弄明白转义,包括引申和比喻。

  以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心灵中闪过的微光”为例,本义是“微光”,转义则是“智慧、灵感、信念”。在审题时要弄清楚命题人的意图是什么、希望考生写什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才能与命题人心有灵犀,有望向“一类卷”集结。

  问:审题时的“抓住关键”指的是什么?

  答:这里所说的“关键”,一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二是关键字(词)之间的关联。

  例如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其中的“我想”、“你”就是关键字(词),需要在作文中做详细交代。再如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在提笔前要弄清“忧”、“爱”分别指的是什么,并理清“忧”、“爱”之间的关系,“忧”、“爱”相互体现、相互流露。

  问:审题时,怎样做到读懂和理解题目?

  答:高考写作的审题,是对考生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一个综合考验。很多时候,作文题目,尤其是材料作文所给出的那段材料,会向考生同时传达多条信息,考生们要将其对立统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题目有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控。

  例如给了考生3条名言,如果这3条名言是同质的,就要思考这些名言告诉了我们什么;如果是异质的,那就要从不同中思辨;再比如,有的材料作文,在审题后可以提炼出1至2个主流观点、中心观点,以及非主流观点。要先分清主次,再考虑写什么、怎么写。

  问:高考写作的审题,怎样才能避免肤浅和流于表面?

  答:考生们在拿到作文题目后,要像X光透视、石油开采那样,不但思考表面意思,更要触及深层含义。

  例如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有一篇佳作写的是“我想握住‘考试’的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经历了无数次考试,完成学业后我们还将面临职场、家庭、情感等方面的有形或无形的人生考试,可谓人生处处有考试、时时握住考试的手。这样所写的作文就能直击思想深处,不落俗套。在审题时,切记先“发散思维”,后“集中聚焦”,定夺最佳立意,确立作文主题。

  近期话题计划

  ● 高考语文写作开头怎么写才能“一鸣惊人”

  ● 中考语文写作如何选好切入点

  ● 高考数学压轴题如何攻克

  ● 高考英语如何做好中译英

  ● 为英语写作支招

  新民晚报中高考办公室  陈大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消费解密——鉴证企业的良心·活动专版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7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8版:人才
   第B19版:新民俱乐部
   第B20版:市场之窗
   第B21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2版:专版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特级教师高考语文写作访谈
中考 高考 学考 4月公益讲座
广告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升学指导B15特级教师高考语文写作访谈 2013-04-03 2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