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转型而放缓增速很正常
7月10日,身为全球最著名的国际经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名誉主席,伯格斯坦很早便来到了办公室,开始关注为期两天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针对近期关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说法,伯格斯坦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即便下降到7%-7.5%,也仍然算是高速增长,但放缓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认为:从短期来看,为了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型,经济发展的速度很有可能放缓。在从一种经济策略转变到另一种经济策略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连贯性。但这只是暂时的。我认为中国经济会成功实现转型,尽管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继续下降,但是我希望中国能够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政策,在未来的5-10年间,经济增长速度将恢复到8%以上。
■ 奥尼尔 曾担任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对美投资应从政府转向民间
有关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问题,曾担任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的吉姆·奥尼尔。被誉为“金砖之父”的他,在十多年前提出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共同列为“金砖四国”。如今奥尼尔已经离开高盛,但他依然高度关注金砖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增长机会。近来中国企业在赴美投资中屡屡遇到阻力,奥尼尔认为这些争议不应该做负面理解,只要建立合适的沟通机制,就不会产生太大阻碍。
吉姆·奥尼尔说:我认为这个局面不可避免将会被打破。在过去10年间,中国是美国政府债券的主要购买方。但是未来会发生两个转变。你会看到从中国政府投资转向私人企业投资,投资方式从购买债券向资本投资及外商直接投资转型。
■ 李侃如 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
中国应为潜在投资者提供建议
来自另一家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资深研究员李侃如也指出,来美国进行投资的大多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投资思路还有待拓宽。这位写过数十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每年至少来中国八次的中国问题专家也给那些愿意赴美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些建议。
他说:首先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广泛收集信息,给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建议,其次,中美双方应该通力合作,充分了解各自的具体情况,比如投资目的地的情况,投资的具体领域等等,我们要不断加强交流,所以这些都是成功投资的保障。 (据中央财经频道国际事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