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斯被称做“亚马孙的心脏”,橡胶一度为这里带来过夸张的财富,也带来了讲究的生活方式。当繁华落尽,只有美好年代的美好饮食还在。
作为地区首府的玛瑙斯,完全出乎我想像:它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个有电力、下水道、自来水和污水处理以及有轨电车的城市。白天到处充斥着南美标志性的声音和人流;夜晚来临时,街道一下子变得空旷寂静,那些上世纪初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裸露出来,月色之下分外美丽。
我抵达后的第一顿晚餐,便在其中一幢殖民地时期的老建筑里。
老房子里的老馆子
夜幕四合时的玛瑙斯,一改白日里的喧嚣忙乱,从内格罗河上吹来了些许凉风,教堂传来晚祈的阵阵钟声,街道在昏黄路灯下忽然变得平心静气。
沿马路摆出了鱼摊,鱼贩正手脚麻利地刮鳞、去内脏,边上等着馋嘴的猫。10个里尔便能拿走一整排鱼,因为亚马孙河流域是地球上大陆淡水鱼最丰富的地区,据说约有5000多个品种。
作为一个没有厨房的异乡客,我对着鱼摊掉了一地口水后,终于决定听从当地人的建议,步行去警察广场。那里曾是殖民地时期警察总署的所在,也是玛瑙斯橡胶贸易最繁盛时期的富人区,布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华宅。后来南美橡胶产业受到亚洲的冲击而逐渐没落,周边的老房子也慢慢破落,年久失修,被蛛网般的电线和广告牌挡住了美丽细节。
如今,随着玛瑙斯成为巴西的“绿色自由区”,这里的经济开始复苏,这些老房子也开始焕发第二春,它们或被改造成了设计感的小旅店、小酒吧,或被改造成了海鲜餐厅和艺廊。
我去的这家老馆子,已经在警察广场开了30多年,里面坐的都是当地人,数不清的鱼被以各种烹调方式做成美味端上桌,看得我眼花缭乱。它们无一例外都要配白饭,并佐以土库皮酱汁和木薯粉以及各种辣椒和香菜。
在众人建议下,我叫了一杯冰镇的饮料,漂浮着薄荷叶,看起来清爽无比,据说是“巴西的龙舌兰”,一口下去直咂巴嘴:哇,好猛!
老生鲜市场里的亚马孙
每天天刚擦亮,阿道夫·里斯本生鲜老市场便声浪渐起,车来人往,这种狂欢一般的市井热闹会一直持续到夜晚来临,随着夕阳落入内格罗河而结束一天的饮食买卖。
玛瑙斯人把这里称做“大市场”,因为它落成于1882年,坐落在河畔,曾是整个巴西第二大的市场,有着美丽的彩色玻璃窗和绿色新艺术主义花纹铸铁结构,当时模仿法国巴黎的市场样式建成,整个亚马孙地区捕上来的渔获和农产品都源源不断运过来。
亚马孙热带丛林是一座巨大的天然食物库,出产水果、鱼虾、各种可以食用的古怪植物,随便在市场里逛逛,到处都是没见过的新奇食材。
巴西以咖啡著名,我第一次看到了新鲜可可豆的模样,白色果肉包裹在种子外面,味道极美,酸甜爽口微,而种子就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
我坐在一群码头搬运工中间享受了一顿极其物美价廉的午餐。这里是老市场外围一条窄小通道,林立着无数露天食摊,因为临着内格罗河,视野极美;又因为边上就是供应当日河鲜和时蔬的摊贩,所以食材极其新鲜,价钱也便宜,是底层劳动者爱来吃饭午歇的地方。
我学他们叫上一份烤鱼和一瓶啤酒,配黑豆酱和木薯粉,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用英语夹杂着简单的葡萄牙语彼此说东指西,无法交流时便哈哈大笑相互干杯,饭后再即兴跳一曲桑巴舞。
透露几样私家菜谱
好了,接下来我要向当地人现学现卖几样最地道的玛瑙斯家常菜:
先来一道土库纳赖鱼汤吧,它可不只是“汤”那么简单,料理过程虽有一点点繁琐,但却能撑起一桌菜:
先得把土库纳赖鱼段用柠檬汁、盐、胡椒和欧芹腌渍起来;然后将土豆、洋葱、卷心菜、柿子椒和番茄入大锅煮软捞出,只留沸腾的蔬菜汤用来加入腌鱼段和香菜继续煮。与此同时另起一个油锅,用橄榄油煸炒洋葱出香味,再加入蕃茄块、盐和辣椒焖成浓稠的调味酱汁。
待鱼段熟透后捞出,放入大盘中,浇上调味汁,周边围上各色蔬菜和对半切的煮鸡蛋。锅里的汤怎么办?加入巴西人热爱的木薯粉和橄榄油、洋葱以及香菜继续煮,不断搅动,直到汤汁变得发稠发亮,著名的“比隆”鱼汤就做好了。
除了鲜美的土库纳赖鱼汤,玛瑙斯人也喜欢用集市上买来的皮拉鲁库咸鱼入菜。前一天就把咸鱼浸泡水中去盐,料理时切成鱼片,入锅加橄榄油与番茄、洋葱、欧芹以及辣椒煸炒,直到鱼肉变软后盛入烤盘中备用。
开始做调味汁:用黄油爆炒洋葱,炒到呈金黄色满屋生香之时,倒入牛奶调出的面粉薄糊,不断搅动,搅动的同时加入生蛋黄,直到汁变得厚稠,浇入烤盘里的鱼片上,并撒上帕尔马奶酪丝,放进预热至200度的烤箱,奶酪融化之时便可以大快朵颐了。
最后,再透露下甜点“爸爸的魔沙”的做法吧,它可是玛瑙斯人见人爱的重磅糖衣炮弹呐!在锅里放入5汤匙水和5汤匙糖加热,不停搅动直到开始变成糖稀状,加入半杯椰奶继续搅动粘稠后,关火冷却,加入一听奶油搅拌均匀;将2汤匙糖加入打成白雪状的蛋清中,继续打,直至呈现坚实的山峰状后,倒入之前的奶油糖稀混合。
“爸爸的魔沙”是配炸香蕉的绝佳搭档,若把它们一起放入冰箱冷冻后端出来时,在炎热的玛瑙斯便是人人为之疯狂的冰雪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