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游南非
徐卫东
  徐卫东

  在《唱游俄罗斯》正式出笼之前,其实我与几个朋友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想大概只有逸如一个人知道那本书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因为按照他的描述,在图书市场上根本就找不到可以类比的参照物。

  逸如的行事风格,是从来不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又不肯张扬。就如同一个酿酒师,埋头躲在深巷里,默默酿造他的独门秘酒。他只在乎他的酒品,至于酒能否畅销,能赚多少银子,他好像漠不关心。

  他的信心没有落空。当飘着油墨香的样书从厂里出来,很快就迎来了利好消息:一位从事外事工作的朋友,非常熟悉俄罗斯,他对书的评价是:“面目一新,很有味道!”俄罗斯驻上海领事见到书,表示出浓厚兴趣,冒着酷暑出席首发式。

  时间真是飞快,去年《唱游俄罗斯》在上海书展首发的情景,仿佛还是昨天,《啸啸噜喳·唱游南非》又将亮相于今年的上海书展。《啸啸噜喳·唱游南非》成为“唱游系列”的第二本。

  《唱游俄罗斯》的卷首有几句话:“导游图撕成雪片,杂糅了斑驳记忆,洋洋洒洒,撒向天空。诗歌声声是啁啾鸟鸣,风景片片是花雨缤纷。我是彩云间野鹤——醉意蒙眬,我是花丛中蛱蝶——不辨西东。随光影闪烁,任意识流动”。它应该不仅针对《唱游俄罗斯》,而是指向整个“唱游系列”的。这个系列中的每一本,想来都既不是旅游向导式的读物,也不是单幅摄影作品的汇编,而是用几种艺术手段综合抒写成的长篇文化散文。

  长期以来,我们对非洲文化的关注是很不够的。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在黑非洲,已经有四位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了。因此,《啸啸噜喳·唱游南非》中蕴含的非洲文化就显得格外可贵。很多位非洲作家将在“唱游”中“献声”。我们可以看到,逸如的笔触和镜头,不像一般读物那样,停留在猎奇式的展示非洲景观和动物,而是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去搭非洲之脉。

  电脑开始普及的当年,许多人兴高采烈地声称要“换一支笔”。逸如却不肯,他说为什么要换呢,“添一支笔”不是很好吗?尽管他已经有两支笔:一支文笔,一支画笔。当数码相机诞生,他说是又给他“添一支笔”。现在看来,他真不是瞎说说的。这几支笔,他用得都很得心应手。

  (本文为戴逸如著《啸啸噜喳·唱游南非》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0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指南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最美的上海”——静安公园
当年画手 江湖未老
“八卦”一下
唱游南非
概括历史
丢了红包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唱游南非 2013-07-27 2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