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0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止爸妈不在家
独孤岛主
  ◆ 独孤岛主

  在香港影院里看《爸妈不在家》,明显感受到属于电影本身的观看氛围,映前观众热烈交谈的话题,并不是情人软语、打折购物,而是实打实的金马奖,然后延伸到八竿子打不着的陈宝珠。到戏院的目的真的是为了看一部得了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艺术小片,而不是找个约会的所在。这情形恰似影片本身,以《爸妈不在家》作题,而其真正的意图,确实要用简约的影像,来观察一个时代。

  本来,一家三口,父母忙碌,儿子顽劣,中间介入一个家里的年轻帮佣,展开亲情、友情的互动,是典型的小成本家庭电影格局。这样的题材往往需要更高程度的故事创意与意涵嵌入,才能吸引眼球,在商业院线里引发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不过在《爸妈不在家》中,十岁儿子家乐与菲佣泰莉的关系由排斥到亲密,关系进展显得比较神速,不是渐进的,而是蜻蜓点水、直奔主题。这与惯常的关系构筑编剧法则有一定距离,也容易令观众在影院中产生既定观影经验下的不适感。

  然而《爸妈不在家》却真的不仅是在讲“爸妈不在家”。重要的不是父母不在的时空中发生的事情,而是不在的父母本身,也共同参与了叙事,成为分享戏份的主体。影片数度表现在办公室中忙碌却不得不接起与儿子有关的电话的无奈母亲,以及工作屡遭挫折而消极沉默的父亲,非常细致地拍出他们因何挫败的过程,令影片的结构逐渐演变成“四人行”的均衡人物设定模式,是某种程度上的标题障眼法。而更具野心的是,影片直接将时间背景设定在“97金融风暴”前后,意欲以一个家庭内部的矛盾与和解来透视新加坡社会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如此以小见大的心思,或许是最终俘获金马评委欢心的杀手锏,但也不能不说,传达出了导演构思上的某种激进心态。因为限于题材与规模,影片始终只能在小空间及小人物之间的细微部分营建氛围,亦只能围绕家庭内部打转,其时代表征皆是由镜头展现时代风物来完成的,诸如1997年的电脑及车,而这并不与叙事直接关联,未能起到点睛的作用。正如影片中数度营造的落空的悬念(比如上一个镜头家乐远远看见男子坠楼,令人联想到丢了工作意志消沉的父亲,而下一个镜头则将这种联想破除,造成观影刺激的落空),可以看作机巧的编剧手段,但与影片的题旨及风格并不相符。片末父亲吸烟等桥段,更显得可有可无。这些瑕疵恰如《爸妈不在家》所欲说但未能说得充分的话语,试图令观者耳目一新,却造成观影障碍,想要展示大时代,最终又只能回到小家庭。

  是以,《爸妈不在家》是难能可贵的用心之作,但并不能因一尊金马而忽视其中的问题。而更值得探讨的是,这部新加坡影史上也许是现象级(就拿奖情况而言)的影片,出自一位物质上并未有丰厚回报的新导演之手,这样的影片,抛开诸多缺陷,于商业放映,能走多远,令人立时变得悲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招聘/人才专版
疲惫女人心
不止爸妈不在家
感人的演技 可观的场景
一周看点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B09不止爸妈不在家 2014-01-05 2 2014年01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