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来自日本,爸爸却来自宝岛台湾,我读一年级时,我们全家来到了上海,从此,我才开始接触汉字,感受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纵贯古今几千年。它的语言博大精深,让我折服。爸爸一直教育我说:“中国是个诗的国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于是,我深深地迷上了最为灿烂的唐诗。
我欣赏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闭上眼睛,耳边传来激荡在石壁的清脆声;印在脑海的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像是天上的银河一不小心掉落在九天大地。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让人眼前一亮,仿佛是一个大银盘托着一青螺。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人不禁联想到,窗外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是多么壮美,从门外停泊着行程万里的船只可以看出唐朝的经济是多么发达。简短的诗句不仅道出中国的壮丽山水,更让读者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敬仰之情。这就是唐诗的美丽,这就是中国语言的魅力。
最让我感动的是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保家卫国的士兵心中的豪情壮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总让我在欣赏圆月时心底会替李白涌起惆怅,会感受他一人独在异乡的孤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每逢和小伙伴们分别的时候,我相信我们的友情也比桃花潭水深。读着唐诗,齿颊留香,我的心总是会随着它悲欢喜乐。
这样的语言总让我迷恋,它简短又蕴含无尽的悲欢离合。阅读它时,我可以领略壮丽的山河,我可以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是那么喜欢中国的语言,不仅仅因为它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更因为它是爸爸的母语,也是我的母语,我一定也流淌着汉语的血液!
(本文获原乡杯第11届台胞青少年征文竞赛小学组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