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多食用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就中医理论来看,处于隆冬时分的小寒,最重要的是补肾了。冬季补肾应以温补为主,但进补并非只吃滋补品就可以了,最好是有的放矢,阳虚的要补阳,阴虚的要补阴,气虚的补气。如果是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的人应多食用羊肉、牛肉、核桃等补阳的食物,而平时怕热的阴虚体质的人应多吃些鸡肉、鸭肉、山药、大枣、栗子、百合等平补的食物。
另外,此时的饮食可以适当地增加“苦”味食物,有助于解热去火、清热润燥、疏泄内热过盛引发的烦躁不安。
民谚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早晨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强体育锻炼外,外出时要特别注意“暖头”、“暖足”和“暖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