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天要护心
赵德强
  赵德强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随着温度的逐渐上升,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情也随着臃肿冬衣的脱下而逐渐放松,认为患病的“高发期”已经过去。但事实上,每年3月、4月份仍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好发季节,需谨慎对待,不可掉以轻心。

  究其原因,多变的气候是最危险的杀手。春季早晚温差大,气温反复无常,血压容易发生波动,心血管病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其次,上海临海,空气湿度比较大,春季潮湿阴冷或者潮湿闷热的天气,使得气压下降,更容易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不利于心血管病人的健康。

  另外,春季阴雨天多,不慎淋雨,则有可能受寒感冒,诱发心血管疾病。而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各种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又会成为心脏疾病加重的重要因素。

  因此,心血管病患者在春季更应加强自我防范,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定期监测血压,心率情况,检查心肺功能。一旦出现胸闷气急,下肢浮肿等症状,及时去医院诊治。平时规律服药,切勿随意自行减药、停药或加药,外出时备好常用急救药物。

  2.关注气温变化,注意保暖,适时添减衣物,房间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忽冷忽热,减少血压波动及心绞痛发作;外出时更要注意头部和四肢保暖。积极防治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3.适当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等。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量,以增强心脏活动耐量。但活动量应因人而异,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宜,切忌盲目增加运动量。雾天或雾霾天应避免室外活动。

  4.合理清淡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诱发心绞痛。多饮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保证血管相对畅通。

  5.规律生活,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疲劳、紧张、情绪起伏。清晨起床慢,醒后养神几分钟再起床活动,以避免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差,骤然活动引发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急症的发生。

  春天护心更重要。祝您永远保持一颗健康的心,快乐生活每一天。

  (作者为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2版:生态上海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长会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周刊
   第B06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康健园
   第B13版:康健园/互动
   第B14版:热点/康健园
   第B15版:康健园/关注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海浪与树
走过马其顿
海派风情系列·田子坊
追梦愚园路
秀野追鱼
春天要护心
今宵灯谜
人行道上的绊马索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春天要护心 2014-03-12 2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