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纵横天下、电子书大行其时的年代,我书橱仍源源不断地“添丁”。
马年春节前,我感到书橱太满,格子被挤得密不透风。若撞着伸出的书头或书脚,会引发“山崩海啸”——堆积如山的书刊倾泻而出、势不可挡。但靠书橱的墙,再无空间伸展拳脚。我便在它对面墙边,立一排新书柜。这样,仿佛两两相对的一对哨兵,共同守护着咱的精神家园。且新高于老,直达天花板。
虽有数千册书,心仪的若有缺失,我会茶饭不思,甚至躺床上辗转反侧,害了相思病似的。无论如何,得设法补齐。
四年前,我从书店购置了整套《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共七本,从先秦汉魏至清代。后来,元代卷不见了,感觉像弄丢了某件必不可少的用具。我满屋子角角落落四处寻找,还乒乒乓乓地翻箱倒柜,并气恼地问妻子是否搞卫生时忘了把此书放哪儿了?搜来找去的,一无所获。我拜托书店老板补一本。他答曰:“好。”数月过去无音信。我干脆上网搜寻,哟,有整套,还拆开买。我单挑元代卷。四五天后,就快递到家。
长篇小说《曾国藩》,系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唐浩明所著,整套三本。我有一九九四年八月版,确然珍贵。一朋友借去第三本《苦雨》并弄丢了。某日,路过地摊见有同版式的首本《雪祭》。事隔多年,我忘了丢失的是哪本?管它哪本,买了再说。回家一看,《雪祭》赫然站立书橱中——买重了。不打紧,待哪位文友需要,再赠送出去。《苦雨》啊《苦雨》,仍待我苦苦寻找。
蔡东藩先生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其所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共十一本。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评价这套书时说,“它是一座矿山,山一样的巍峨,中有茂林修竹、流泉飞瀑,内含煤铁金玉,自然也有土,有毫不起眼的沙石。它的非凡就在于它的丰富蕴藏。”青年时代,我阅读过其中两三本。从此,好似对心仪女神难忘怀的痴情男,惦记上它。早两年,我在书店购买了六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虽不全,但内附插图,图文并茂。逛另一书店时,巧遇后汉演义。我有本汉代演义,记不准为后汉抑或前汉。吸取买《雪祭》的教训,回去查看,仍为后汉演义——避免了重购。可缺失太多,究不踏实。我数度上网查询,不是字体太小,就是不能拆零。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年春节前,网购到了《民国通俗演义》,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字的大小与前者基本一致,惜无插图,差强人意。还少四本,再接再厉,定能配齐。
唐浩明研究湖湘历史名人,成就斐然。他除著有《曾国藩》《杨度》《张之洞》等晚清三部曲外,还有《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去年,先生又出了评点曾国藩的奏折。我思谋购置时,市作协通知:明天去省会,向唐主席汇报工作。翌日,我们一行四人到其岳麓书院办公地。谈完工作,他赠送每人一本飘逸油墨香的新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并签名留念。我们如获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