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的前两天,上海植物园迎来近5万名游客,2号门、4号门附近的热门景点前更是扎堆。这么多的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会不会留下游园痕迹呢?今年3月22日,上海植物园在植物大楼到盆景园之间开辟的首条“无痕小径”,是否能让游园行为更文明?记者昨天回访发现,“无痕小径”亦有痕。
“无痕小径”入口处的宣传牌写着“游客不是客,留影不留痕”的宣传语,底下的草地上却有一个还在冒烟的烟头,一走进这条小路,记者就看到了颇为讽刺的一幕。再往前走,草丛里藏着一个餐盒,上面印着“臭豆腐”的字样。一路走来,用过的纸巾、食品包装、肉串的竹签子、烟头,不用仔细搜寻就能看到。
除了乱扔垃圾,毁绿之举也不少。一名六七岁的孩子拿着木剑对着花丛树木一阵乱砍,花叶纷纷掉落,他的母亲坐在长椅上休息,视若无睹。男孩子砍了二三分钟后,又跳到对面继续。记者忍不住上前劝阻,终于等到他母亲小声训斥:“别玩了,回来。”
“无痕小径”成立之时,多名志愿者和游客一起捡拾垃圾,承诺保护公园环境,宣传牌上更有“小径不设垃圾桶,风景更显自然”的标语,为什么一个多月后,“无痕小径”不但有垃圾桶,依旧垃圾落地?
“花展期间游客数量比较多,垃圾肯定也会增加,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没有立刻撤下垃圾桶。再加上‘无痕小径’的标示不太明显,游客可能也没有注意。”上海植物园经营管理科科长修美玲表示,一条“无痕小径”并不能改变游园习惯,文明游园的理念也需要长久宣传。“今后我们可能在‘无痕小径’上安排科普讲解员,宣传垃圾分类等知识。同时设置一些动物、鸟巢等的模型,形成郊野气氛,唤起游客不忍心破坏自然环境的心态。”园方表示,从一条“无痕小径”开始,希望和游客共同努力,最终打造“无痕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