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画家们想方设法借用相机和电脑作画的时候,摄影家们也没歇着,他们利用手中相机从另一个方向朝绘画靠拢。张善夫和他的团队成员,上月26日将在莫干山路50号爱普生影艺坊举办名为“极迥色”的显微影像联展与研讨。这是一次跨界的艺术创作活动,可能会引起摄影家与画家的共同关注。
这个团队的拍摄很特别。他们将柠檬酸或维生素、味精、苦味酸等非匀质属性的晶体,放到擦净的玻璃切片上,用酒精灯加热融化后,用自己装配的偏光显微相机拍摄。显微镜中的微观世界五彩斑烂、结构各异,令人怦然心动。随着偏光镜的旋转和切片的缓缓移动,目镜中的色彩与点、线、面的关系如同转动的万花筒,千变万化。好奇和惊喜催生了摄影家们想方设法要把它记录下来的强烈愿望,现在他们拍摄的文件已高达一个G以上,可制作巨幅高清图片。
齐白石曾说,绘画之妙全在似与不似。
似与不似?太似像照片,无味。不似,以白石老人之见则为“欺世“。这“似与不似”的当中,正是艺术家们发挥个性与创造力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天地洪荒,也可以在纤毫末端。
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中的元素似乎在诉说着些什么。像什么,却又不是什么,有点抽象,或许能带来更多想象。影像语境的传达和画面的冲击力,激励着摄影家们,在微观世界的跋涉中 ,他们定能更上层楼。
极迥色(显微影像联展:余慧文、金小平、郑宏斌、张嘉匀、张善夫),佛学术语。迥者深远义,是指对光、影、明、暗等分析至极远,称极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