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本版列表新闻
影像杂叙~~~
     
2014年05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影像杂叙
显微镜中似与不似
林里
■ 《佛手》 余慧文 摄
■ 《光》郑宏斌 摄
■ 《孕》 张善夫 摄
■ 《天国》 金小平拍摄
■ 《初成,源自初心》 张嘉匀 摄
  ◆ 林里

  正当画家们想方设法借用相机和电脑作画的时候,摄影家们也没歇着,他们利用手中相机从另一个方向朝绘画靠拢。张善夫和他的团队成员,上月26日将在莫干山路50号爱普生影艺坊举办名为“极迥色”的显微影像联展与研讨。这是一次跨界的艺术创作活动,可能会引起摄影家与画家的共同关注。

  这个团队的拍摄很特别。他们将柠檬酸或维生素、味精、苦味酸等非匀质属性的晶体,放到擦净的玻璃切片上,用酒精灯加热融化后,用自己装配的偏光显微相机拍摄。显微镜中的微观世界五彩斑烂、结构各异,令人怦然心动。随着偏光镜的旋转和切片的缓缓移动,目镜中的色彩与点、线、面的关系如同转动的万花筒,千变万化。好奇和惊喜催生了摄影家们想方设法要把它记录下来的强烈愿望,现在他们拍摄的文件已高达一个G以上,可制作巨幅高清图片。

  齐白石曾说,绘画之妙全在似与不似。

  似与不似?太似像照片,无味。不似,以白石老人之见则为“欺世“。这“似与不似”的当中,正是艺术家们发挥个性与创造力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天地洪荒,也可以在纤毫末端。

  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中的元素似乎在诉说着些什么。像什么,却又不是什么,有点抽象,或许能带来更多想象。影像语境的传达和画面的冲击力,激励着摄影家们,在微观世界的跋涉中 ,他们定能更上层楼。

  极迥色(显微影像联展:余慧文、金小平、郑宏斌、张嘉匀、张善夫),佛学术语。迥者深远义,是指对光、影、明、暗等分析至极远,称极迥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08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连载
   第B15版:新民俱乐部
   第B16版:目击
显微镜中似与不似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B05显微镜中似与不似 2014-05-03 2 2014年05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