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华·古代系列展——明万历大展”于4月26日至5月25日在静安区铜仁路92号敬华艺术空间举行。此次展览由敬华艺术机构携手台湾何创时基金会共同主办,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名人书画真迹在沪的首次大型展览。288幅明代真迹一齐亮相,展品的规格之高,数量之巨令人叹为观止,最让人感叹的是宝岛台湾的收藏家何国庆与众不同的收藏理念。
何国庆的父亲何创时先生非常喜欢书法作品,但何国庆自幼对于书法却没有太多的感觉,直到其父亲去世对其影响很大,于是在1995年,何国庆先生为了纪念已经去世三年的父亲而创办了何创时基金会,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推广及教育,其收藏力求从学术观点出发,将藏品分类总结,追求时代的连贯性与历史价值。
在许多人看来明代是一个“黑暗”的时期,但是台湾何创时基金会创始人、董事长何国庆通过对明朝尺牍和书法的研究中,发现明朝时期与人们的想象不一样,就像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的序言中所写的:幸生圣明极盛之世。
何国庆第一次接触到明朝的文化,是在旅居温哥华期间,参观几家高档的家具店时。看到店里陈列的欧式家具,多样新颖的设计很受消费者欢迎。有趣的是,他们总会特别介绍明代家具,将之作醒目的展示,何国庆突然发现,明代家具在外国人眼中是异常现代、异常高级的艺术品,并深刻感受到明朝文化所散发的高雅气质。
2000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当被记者问及“你最希望活在人类历史的哪个时空”时,史景迁的答案居然是“中国晚明的苏州”。这个答案对于何国庆的触动也非常大,因而更加坚定了其收藏明代书法,特别是明代万历时期书法的信心。
何国庆先生认为,明朝是一个大师辈出、文化璀璨的时代,因而何创时基金会的收藏体系主要是建立在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基础之上,因而书法风格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从何创时基金会收藏的书法中,我们看到帖学的极致高峰,明末四大家邢张米董及王铎、傅山、黄道周、倪元璐等书坛巨擘的作品,也可见到篆隶的渐兴与区域风格流派的形成。而其收藏的高僧书法,主要表现在体证佛法与传播佛法上,特别是高僧的翰墨庄严,让观者得闻法音甘露,在仰其高德、沐其风范之余,同时欣赏佛门书风单纯简约、浑然天成的书艺之美。何创时基金会收藏的明代尺牍,所承载的除了书法之美,还可以窥见明代社会生活、官宦心声、文人见识及其诗词唱和的第一手资料,饶富兴味,有社会、生活、文学、书法艺术等史料意义。
何国庆曾经透露,王明阳是对他影响比较大的一位明朝学者,通过对他的学习和研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在很多方面的事情上,要是想达到目的,要知道怎么样去做和完成,这就是王明阳重要的思想,知行合一。
这次敬华艺术机构携手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把数百件万历年间的重量级书画真迹免费向广大市民展示,为上海市民带来了一场文化、视觉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