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妈妈克服害怕
阮玮毅来自奉贤塘桥镇,是不折不扣的农家子弟,全家的收入主要靠妈妈做些婚庆用品小生意和爸爸开出租车维持。凭借国际跳棋的特长,2012年,阮玮毅成为世外中学首届棋牌班的一员。
从农村来到市区,生活成本增加了,家里的担子更重了。没想到,预备班刚开学不久,噩耗降临,妈妈连续多日发烧不退,经医院查实患了白血病。妈妈需要骨髓移植,从骨髓库中找到匹配者希望很小,死神争分夺秒地逼近。唯一符合条件的只有刚满12岁的阮玮毅。没有太多犹豫,儿子决定要救妈妈。
“哭过,当然哭过!”如今,当大家都在夸赞他的勇敢时,这个模样朴实的男孩却告诉记者,妈妈生病以后,他抱着爸爸哭了七八次——有时是难以接受妈妈身染重疾的事实;有时则是害怕,一个12岁的孩子对打针的恐惧。
阮玮毅说,在他因为害怕在夜里哭的时候,爸爸就一整晚拍着他,鼓励他,但是,真的到了手术台的那一刻,他还是难以遏制地紧张,他在篇随笔中写道,“医生拿着细长的针,看起来就很疼,我浑身僵硬,像块石板,一动不动,其实是不敢动,针慢慢扎进来,生疼生疼……”给他勇气的是连日来爸爸坚韧的身影,他告诉自己,“疼又怎样,还有什么比妈妈的命更重要的吗?红色的液体,即将在妈妈的身体内流动。”
小小棋手坚韧著称
“阮玮毅要为妈妈捐骨髓”的消息在班上传开以后,班主任杨亦文并不感到特别惊讶。在他眼中,有爱心、有毅力是这个从小弈棋的孩子身上最大的优点。“他的随笔经常写童年乡村的风光,写校园中的花草景致,文字中总有特别闪光的东西。”
杨老师介绍,阮玮毅从小学开始学习国际跳棋,先后获得过上海市中学组第一名、华东区中学组第一名、全国中学组第二名的佳绩。但是,刚到世外中学时,他的学科成绩几乎垫底。“除了训练,他把别人下课休息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一个学期以后,他的语文、数学都从原先的C档上升至A档。
五彩的千纸鹤、全班17人近2万元的捐款,阮玮毅的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伙伴的敬佩和关心,他们自编自演了一出短剧,将阮玮毅的故事搬上了校园舞台。有一个细节令主创之一、女生赵子涵印象深刻:生怕妈妈累着,阮玮毅提出每天由他来帮妈妈洗脚,并坚持至今。家里洗衣、晾衣、拖地等家务活,他也全包了。赵子涵说,虽然是小事,但在同龄人中能坚持这么做的,恐怕很少。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