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倔强的女人
华雯说自己一直到高中都是优秀生,当年考上松江一中父母都为之骄傲。虽然出生在沪剧演员家庭,华雯说自己从小对沪剧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直到高中时偶尔看了一出《借黄糠》开始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沪剧。于是好学生变成了小戏迷,大学没考上进了照相机总厂的技校。入学3个月后华雯不顾父母反对偷偷打了退学报告,义无反顾地追随父亲去了崇明沪剧团,开始了自己的舞台生涯。之后虽然经历过种种坎坷,华雯不曾放弃过,她说也曾有不少人劝自己改行,而让华雯坚持下来的除了对沪剧的爱,还有一份倔强——当初选择这份职业、走这条路父母老师都反对,华雯不愿意被证明自己做错了选择。她说自己的脾气是别人越是反对,自己越是坚持要去做。
一个顽强的女人
在同时代的沪剧演员中,华雯的经历似乎是最为坎坷的,但“生命力”却也最为旺盛。华雯说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皮球,虽然有时会被别人扔在一边,上面蒙上灰尘,但气却一直是足足的,只要有一点点外力,就能奋力弹起来。在戏曲大环境相当不好的那几年,华雯作为宝山沪剧团团长“身先士卒”去拉赞助排戏,吃过无数闭门羹,还曾醉倒在饭桌上被人送回家,却不曾放弃过,排出了《缉毒女警官》《东方彩虹》等一系列现实题材的作品。而在“下台”的那几年,华雯天天在自家花园里劳作,说起曾经有一棵濒临死亡的小树苗在自己的照顾下从枯枝上爆着一点嫩黄色的新芽时,华雯的眼睛开始放光,她说:“有时候生命力真的是很顽强,不要看它快死了,其实内在的生命力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
一个感性的女人
华雯家住在莘庄,女儿读书却在静安区,每天早上六点钟闹钟一响全家起床,即便是丈夫秦雷送女儿,华雯也要起床帮女儿梳洗、准备早饭,她说:“女儿的事我都是亲力亲为,不要阿姨搭手。”再过一个多月女儿就要参加中考了,可是这些天正忙到不着家的华雯却没有时间去顾及女儿的学习,她说:“我从内心来说是觉得自己有点愧疚,但我从来不对女儿这样说,而是告诉她读书是要靠你自己的。”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