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1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缺“细”
黄伟明
  ◆ 黄伟明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在我看来,这话不仅仅是指人应该有灌注一生的学习精神,它同样也是给城市公共建设的一句提示:对于艺术的学习和追求,老年人的需求同样应当重视,老人同样爱“大美术”。

  美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先不论作为城市宝藏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公共设计更少不了美术,而在老龄化情况严重的上海,老人无疑已经成为了享受美术的主力年龄层。我常常在艺术展上看到很多老人的背影,他们总是能够耐心认真地欣赏作品,专注的神情往往是身边的年轻人都无法相比的。这让我意识到,这些年,老人们也已经越来越有意识地成为了一个大群体而主动涉猎艺术了。

  想到这一点,我感觉到很欣喜,这说明艺术全民化正在逐渐成为上海的特色;不过欣喜之余,我也开始观察起我们的公共设计是否也注意到了老人的需求,不得不说,我们需要做好做细的还有很多。先说针对老人的优惠政策,虽然大多数美术馆都对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一定的优惠,但是实行免费的还是不多;再者,那些还不满70岁的退休老人同样拿着不多的养老金,一些高价的门票就很可能让他们望而却步,是否应该更细致地为他们制定一些优惠呢?

  再说艺术参观中的那些细节,老人们往往视力不佳,有些可能还腿脚不利索,要他们和年轻人那样在偌大的展示空间内来回观看岂不遭罪?当我们致力于开展适合儿童的周末活动同时,是否能利用工作日时间,为老人设计一些合适的专场和讲座,或者参观活动呢?类似这样的思考和行动,我们欠缺的还是“细”。

  面对严重的城市老龄化,我们应该让这些老人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人群,发掘他们的潜力,试想:一座城市里的老人凑在一起讨论艺术,相聚去艺术展看看,该是多么有意思的城市风貌!艺术都市就该是这样,而我们还未真正做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娱乐圈/动态·观点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家装专版
艺术启蒙,不光是孩子的事
本期导读
缺“细”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B01缺“细” 2014-05-17 2 2014年05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