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纸起家的招聘网站
冯丽娟,现任前程无忧市场公关总监兼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全国工号第46号,算得上是上海分公司的元老之一。1999年10月的一天,风风火火的冯丽娟走进南京路上第一百货商场的东楼,那是前程无忧在沪最早的办公地点。让媒体出身的冯丽娟感慨的是,当年面试时是创始人的淡定给了她“定心丸”,但没想到从报纸起家的这家公司,现如今已经打开了远比报纸更广的天地。
1999年,前程无忧最早在沪选择的合作对象就是《新民晚报》和《人才市场报》,当时它在报纸代理刊登的招聘信息为很多人提供了工作机会。伴随全球互联网经济大潮的扑面而来,在2004年上市时报纸广告代理业务还占总业务收入70%-80%的前程无忧,业务收入已从代理报纸招聘广告全面转向网络招聘,前者占比至今已不足10%。
对职场老手新手都关心
每年为数十万家企业招到“千里马”,前程无忧是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经济的成本帮企业找对人的?从去年起,前程无忧就“赶时髦”开始推出“微访谈”,即邀请如福特汽车、喜达屋、欧莱雅等几十家知名企业的HR(人力资源)负责人现身网上,和求职者在线对答沟通。这种微访谈的频率从最初的每月一次,增加到现在的一周一次。
而除了对“跳槽”人才服务得更细,前程无忧对应届大学生的求职服务也变得更贴心。据冯丽娟介绍,这两年网上求职被骗的案例很多,对此,前程无忧作为专业招聘网站,不仅要对招聘公司的资质进行审核,还要企业提供营业执照、签订合同。
目前,前程无忧三大业务板块包括招聘猎头、培训测评、人事外包和咨询,其中招聘猎头服务占业务总量的60%。截至今年4月,前程无忧(www.51job.com)上的有效注册用户超过7700万,注册简历超过6800万。而十天前刚刚发布的季报也显示:前程无忧一季度总营收为4.372亿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为1.185亿元,同比增长8.9%。 本报记者 胡晓晶
【采访札记】
上世纪90年代,伴随外企入华需要招募大量管理人才,催生出前程无忧这样的招聘信息发布渠道。不过,尽管最早的客户都集中于外企,但如今中国的国企和民企也开始成为前程无忧们的重要客户。前程无忧CEO甄荣辉相信,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互联网金融热启动以及国家对民企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利好,将使得中国的民间资本得到进一步释放,尤其新一波民企在资金、技术和知识资源方面都有较大的实力,在人才招聘上的需求增长发展非常急迫。据前程无忧统计显示:有41.9%的雇主二季度计划在京沪穗等一线城市增加招聘,高于一季度的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