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的草原上,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登场,万马奔腾的赛马场,观众的欢呼声、群马的嘶鸣声,交相辉映,此起彼伏……台中市立东山高级中学礼堂里,上海大学青年教师任华清和东山中学两位男生演奏的二胡名曲《赛马》,惟妙惟肖,配合默契。虽然是临时组合,上场前的两个小时才开始合练,但两地师生弓弦娴熟地跳跃流动,浑然一体,观众掌声不断。
这是“青春放歌——2014年上海-台湾学生文化交流展演活动”的精彩一幕。5月9日和10日,上海学生文化交流团分别在台北、台中举行了两场交流演出。
经典与时尚的交融
5月8日下午,上海学生文化交流团抵达台北后,马不停蹄赶到坐落于北投文化风景区的复兴高级中学,进行展演前的彩排。走进这所台湾地区唯一拥有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艺术才能班的公立高中,新建的独栋七层的艺术大楼雄伟典雅,耗资5亿多台币,足见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学校简介手册上,“上学,像赴一场美的宴会”宣传语,印证了校园的艺术底蕴。
5月9日下午4时,复兴中学学生钢琴、小提琴合奏,拉开沪台学生文化交流展演的序幕。随后,上海学生献上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
在轻盈的中国民歌伴奏下,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10位女孩表演的《俏花旦》,展现一群饰演京剧花旦的姑娘顾盼神飞,活力无限;在舞蹈《花儿》中,她们又换上维吾尔族的斑斓服饰,舞姿欢快,神情俏皮,眉目流转,美艳绝伦。
“服装秀”由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的学生时装模特队表演,5名女大学生模特在《华服变迁》中分别展示了秦、汉、唐、明、清等朝代的服饰和礼节;而《为明天》则以学生设计制作的前卫概念服饰,演绎了对未来城市的憧憬。
上海体育学院“跃动花样跳绳队”对传统健身推陈出新,9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排演的《“绳”彩飞扬》集体操、武术、街舞等一体,演绎了“时尚、健康、活力”,精彩的演出让观众跃跃欲试。
……
身着一袭黑衣,踏着震撼的音乐,近20名学生组成的复兴中学现代舞表演队,博得满场青春发烧友的喝彩。校长方淑芬告诉记者,复兴中学舞蹈学习强调东西兼容、古今并蓄,开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中国舞和现代舞等内容。对非艺术班的学生,琉璃、陶艺、动画等课程,也可引导他们徜徉在艺术的世界里。
两岸一家亲。在场的观众大多是高三学生,尽管即将迎来台湾地区高考,但他们被精彩的演出所吸引,不时与台上演员互动。高三女生柯欣妤说,节目太好了,尤其对上海学生的京剧表演和杂技印象深刻,“盼望看到更多的交流展演!”
艺术少年显身手
在台北演出成功后,上海学生艺术交流团驱车连夜赶到台中市。5月10日是周六,在台中市立东山高级中学礼堂里,除学校师生代表外,不少学生家长也来欣赏演出。两地学生争相留影,互换通信地址。
上海音乐学院张帆涛演唱的台湾民谣《外婆的澎湖湾》,引来很多观众的合唱。在这次两岸交流活动中,读研二的张帆涛算“大龄”演员。表演京剧选段《梨花颂》的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陈申越,今年才13岁,她用婉转的唱腔展现了白清如雪、素洁淡雅的曲中主角形象,让观众击掌叫好。
杂技《单人造型》由上海市马戏学校学生张俊逸表演。在轻柔舒缓的音乐声中,满怀激情的追梦少年以各种雕塑般的惊险技巧,或单手倒立,或单臂直角支撑,不断变换造型,向身体的极限挑战,展现了力与美的融合。这位15岁的少年已摘取摩纳哥国际杂技比赛“金小丑奖”。
领衔钢琴、小提琴合奏的台北复兴高级中学蒋荣宗,今年17岁。这名音乐奇才10岁开始谱曲、编曲,他配合运用电脑及电子器乐,创作的曲风除了拥有古典音乐的元素以外,展现跨界音乐的特质与电影配乐的情境。蒋荣宗已发行首张个人创作专辑《音乐小龙王》,写下台湾唱片史上最年轻的个人创作发行纪录。“我们希望今年有机会来上海展演。”蒋荣宗的母亲充满了期待。
正在中国台湾考察的上海市政府代表团分别到台北和台中观摩了展演和彩排,副市长翁铁慧等领导登台慰问全体演员,祝贺演出成功!
带队的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市教委副主任王平表示,两岸学生文化交流活动,既有耳熟能详、流派纷呈的传统优秀经典,也有充满青春魅力和文化内涵的时尚流派。多来往,多交流,通过文化搭建舞台,传递温暖与激励,彰显文化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学子探寻共同的价值取向。
短暂的交流,展示的是沪台青少年共同的活力青春,激扬青春——追逐梦想,放歌两岸,明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