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健康工作室之前曾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教读者自检黄斑病变。其实阿姆斯勒方格表不仅适用于检测黄斑病变,同样适用于自检黄斑前膜。上海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家介绍,看东西“门歪”“窗扭”视物变形,除了黄斑病变,同样有可能是黄斑前膜在作怪。
五分之一75岁以上老人患有黄斑前膜
据介绍,黄斑前膜多发于老年人,经临床实验表明,黄斑前膜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5.5%-12%,80%以上患者的年龄超过5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也逐步呈增高趋势,50岁为2%,75岁提高到20%,其中20%-30%的患者是双眼发病,使得原本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失去乐趣。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宋蓓雯主任解释道,黄斑前膜和黄斑病变不是一种病。黄斑前膜全称为黄斑视网膜前膜,为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部所发疾病。宋主任介绍,按照引发因素分,黄斑前膜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原发的发病率较高。原发性黄斑病变是由于视网膜胶质细胞、RPE(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行、增生而形成的纤维化膜。膜的收缩可使黄斑发生皱褶、变形,黄斑水肿,引起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继发性黄斑前膜一般是由其他常见眼科疾病慢性期或经久不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其复位手术(如光凝、冷凝、电凝、术中或术后出血、术后葡萄膜炎症反应)或外伤等因素引起的。
一发现“门歪”“窗扭”需及时就诊
黄斑前膜的常见症状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小、视物变形和单眼复视。当黄斑前膜影响到黄斑中心凹时可出现视力改变,通常为轻度或中度下降,很少低于0.1。当出现黄斑部水肿皱褶时,可引起明显的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Amsler方格表可查出视物变形。当发生玻璃体完全后脱离、黄斑前膜与视网膜分离时,症状可以自行缓解,视力恢复,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由于该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发展很慢,许多老年患者在疾病发展到严重时,引起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变形、闪光感及视物模糊等现象后才前往眼科医生处求诊,此时,已经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黄斑前膜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会引起视网膜病理以及其他生理改变,造成严重后果。经临床试验显示,黄斑部前膜内细胞成分的收缩,导致视网膜受牵拉而形成形态各异的前膜。黄斑前膜的收缩对视网膜造成的牵引力主要体现在切线方向,所以引起黄斑囊样水肿的几率较小。黄斑中心凹被牵引,将发生变形、移位,黄斑周围小血管被前膜牵引、压迫,产生扩张变形、静脉回流障碍、毛细血管血流速度降低等,将导致血管渗漏、出血斑等现象临床上可出现视物变形、扩大或缩小、视疲劳等症状。如果黄斑前膜形成的同时伴有玻璃体黄斑牵引,则容易产生黄斑囊样水肿,甚至板层黄斑裂孔。
治疗黄斑前膜并不是越早越好
“与很多眼科疾病不同,黄斑前膜的治疗并不是越早越好。”宋蓓雯主任解释,“黄斑前膜的手术治疗,要在恰到好处的时间实施。因为若是时间过早,膜还非常薄,不利于手术,所以需要让病情自然发展,到恰到好处的时间进行手术;若手术时间过晚,则会拖延病情,影响愈后。”
据了解,OCT检查是黄斑前膜的特征检查。OCT检查对黄斑前膜的观察非常直观、确切,显示率达到90%以上。若是怀疑自己得了黄斑前膜,前往专业眼科机构一查便知。因为黄斑前膜患者多为老年人,因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或晶状体核硬化。
宋主任提醒,早发现,常监测,选择合适的时间,可靠的医生是治疗黄斑前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