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气象期货关系紧
看天吃饭未来将能吃到哪些行业的饭?哪些气象数据将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呢?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拿出的数据,今后借助云计算可以被深度挖掘的包括:60多年来的全国各地历史气象数据;全国2万多个观测站、卫星、雷达监测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降水、温度、风力风向、地面结冰、太阳辐射、酸雨、空气能见度等30余种要素;短期、中期、长期的精细化气象预报数据品;通过国际交换获取的全球气象观测、预报数据。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台副台长李昶表示,金融解决方案,是气象业务领域的最终服务目标。一直以来,气象预报与农业、期货关系紧密,目前已在利用此次与阿里云合作的契机,研究推进有关金融衍生品种,将不仅限于普通的保险类。
物流 快递买家都受益
用气象领路,这在国外已屡见不鲜。正是利用气象数据分析,全球物流大鳄DHL就为3000多个航班、上万辆运输车保驾护航,DHL美国地区副总裁Travis Cobb评论说:“天气是一个价值连城的问题。”而中国气象局和阿里云联手后,将完善中国首个物流数据平台——物流预警雷达,以保障社会物流效率和安全。比如:依托实况监测及预报等精细化道路交通气象服务,向物流车辆的驾驶员预报所在区域及目的地的最新天气尤其是高危险性天气,以便提醒其及时降速、停车躲避或改道,降低运输车辆发生事故的几率。同时,还能综合气象历史分析资料,为菜鸟网络的物流仓储园区提供全面的气象环境评估方案,避免物流园区选址在暴雨多发、易积水、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
此外,介入大数据之后,天气预报不光能让快递员送递更快、让物流基地布点更好,也能保障普通人的出行安全。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高德地图将告诉你15分钟后一公里内的天气状况,以及某条街道24小时前刮过很大的西北风等,甚至当你某天在暴雨中行驶时,导航更会紧急提醒:“前方道路已严重积水,您的车辆驶入可能会被水淹。”
网购 提前预测热销品
商家跟着天气设计产品,买家跟着天气早赶时髦,未来大数据能让这些需求得到更快响应。此前,国际医药巨头默克提前半年掌握了美国地区3月份的气象信息,并预测温暖的空气将带来花粉等过敏因素,为此默克特别加大了过敏药的宣传和供应,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额外销售额。
“路边的连锁便利店,会根据天气变化改变橱窗货物的摆放,比如在快下雨前将雨伞摆放在醒目的位置;销售西装、凉鞋、饮料甚至甜甜圈的公司,可以从气象大数据中看到市场机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潘进军告诉记者:德国夏天气温每升高1℃,啤酒销量就会增加230万瓶;日本夏季超过30℃气温每多一天,空调销量就增加4万台。经济学中有条德尔菲气象定律,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可得98元回报。目前,英国气象服务的商业化年产值达2600亿美元,美国1600亿美元,日本100亿美元,而中国只有6亿美元,未来天气商机在我国是“海阔天空”。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