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城打造“无烟环境”路在何方?
施捷
图 CFP
  首席记者 施捷

  吸烟致病于无形,致害于长远。健康随烟而逝,疾病伴烟而生。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导致多种慢性疾患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市健康大讲堂以“无烟环境建设的任务与挑战”为主题,邀请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司法研究所所长杨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郑频频以及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市健康教育所等专家在上海图书馆与现场听众一道互动讨论,气氛热烈。

  申城“无烟环境”建设路在何方,何去何从?记者撷取部分专家观点,供共同生活在一个“有烟”环境里的人们议论风生。

  现行法规仍显滞后

  《上海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上海《条例》”)出台后的监测数据显示,本市法定场所的吸烟率下降、劝阻率上升,二手烟危害情况有所好转。修订《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及室内全面无烟立法的可行性在酝酿当中。但客观来讲,上海《条例》距离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及实施准则还有不小差距。

  过去10年间,国际大都市纷纷完成了各自的无烟环境立法。无烟立法不受经济、文化、公民文明素质差异等因素影响,这其中既包括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如纽约、伦敦等,也包括了新兴经济体如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特大型城市如墨西哥城、圣保罗等,还有华人大量聚居的城市如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北与澳门等。

  回看国内,继上海之后,近两年广州、哈尔滨、天津、青岛、兰州、深圳、北京等地相继制定或出台了有关法规或政令,为实现各自城市的室内全面无烟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在职人群意见最大

  上海《条例》实施4年来,市民的控烟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大量控烟投诉电话来自工作场所的职业人群。但《条例》没有将室内办公室和工作场所纳入禁烟范围,对于在室内工作场所吸烟的烟民,只能以劝导、倡议和教育这些柔性的非限制性措施为主,控烟的效果十分有限。对于在室内工作场所遭受二手烟侵害的绝大多数职业人群来说,他们无法从现行《条例》中找到维护自身健康权的法律基础和依据。

  据市统计局发布的上海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状况统计数字,2010年本市在职人群共计1279.22万。如何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实施更有效保护,使其免受二手烟雾危害,是上海市无烟立法未来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室内二手烟难消除

  很多人认为:只要吸烟室或吸烟区的通风条件足够好,就可以将二手烟的危害降至最低,甚至可以完全消除二手烟的危害。

  然而权威机构研究表明:依靠通风技术和设备不能完全清除室内二手烟雾,而且室内吸烟导致的二手烟雾可以通过暖气、通风、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被传送到该建筑物的其他房间。国际《公约》第8条实施准则、《2006年美国卫生总监报告》及《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也均指出:二手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如果有人在室内吸烟,即便使用通风、空气过滤等装置,或在室内设置任何形式的吸烟区(无论是否有专门的通风系统),也都达不到全面无烟的要求。

  繁杂程序影响执行

  上海《条例》规定,控烟执法程序必须经过警告、责令整改,拒不改正的,才可以实施处罚。由于执法程序繁杂,事实上导致了《条例》执行困难。一个完整的控烟区域设置管理类案件通常没有40天是难以办结的,这样既花费了执法人员大量时间,削弱了积极性,也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新加坡的做法是:一经发现违法吸烟行为,即可对违法吸烟者和公共场所进行处罚。新加坡在2010年的控烟处罚案例就有约7000宗。

  2012年9月,新版《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颁布实施,相比之前已经执行了近两年的旧版条例,新版只进行了一处修改,就是删除“先警告,不听劝告后再罚款”的前置条件,修改为一经发现即责令改正并当场处罚。据悉,旧版实施两年来,广州有关部门劝阻个人吸烟行为达7.8万余宗,但仅有1人被罚,难以起到应有的规制作用。其修改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新版《条例》颁布后的9个月里,广州有155人依据被处罚。

  立法尽量全面公平

  上海《条例》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它规定的禁止吸烟的范围,既不能有效地保护人们不受二手烟危害,也不符合国际上公认的保护要求。

  此外,用立法的形式规定同一个单位中的一部分空间可以吸烟,另一部分空间禁止吸烟,立法的本意看起来是要保护前来办事的不特定个人(公众),但造成的结果却是,对于处于工作在同一单位、同一场所的员工提供不平等保护。以150平方米75座位作为可以设置吸烟区的标准,不仅无法使工作在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场所)的员工得到平等保护,而且还制造了餐饮业间的不公平竞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深度老龄化 上海如何应对
   第A09版:深度老龄化 上海如何应对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育儿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申城社区
   第A3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34版:家装之窗
   第A35版:家装之窗
   第A36版:家装之窗
   第A37版:家装之窗
   第A38版:家装之窗
   第A39版:家装之窗
   第A40版:专版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新尚专访
   第C04版:摩登
   第C05版:摩登
   第C06版:资讯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申城打造“无烟环境”路在何方?
“无烟”立法遇质疑 专家一一回应
本市609家机关承诺创建“无烟机关”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05申城打造“无烟环境”路在何方? 2014-05-30 2 2014年05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