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看的最多的竟是周转箱。
始料不及,转念一想,自从地球是个村,世界就连为一体了。人流和物流,都要周转,飞机轮船汽车装人,纸箱木箱塑料箱装东西。去年11月底,飞机把我运到巴黎,火车再把我转运到比利时,考察欧洲农业最新发展趋势。
我,就是一个周转人。
见到邀请我去考察的菲利普董事长,在简洁干净的办公室里,喝了咖啡,他就亲自带我们去参观。说是合作社,却大气磅礴,恍如国内央企。不过也难怪,这是欧洲最大的果蔬专业合作社,蔬菜老大,水果第三,未来5年将再用35万平方米扩充场地,一举建成欧洲农产品最大的拍卖中心。菲利普先生雄心勃勃,他到时要把海关、检疫等全部“装”进来。前面一溜仓库进货、储存,租借给大户,后面是木头包装和塑料周转箱。
我们一行在仓库里边走边看,同时听菲利普先生不停地介绍。合作社的框架是:4500个小股东,百分之百的股权都是生产者所有,每一个股权都一样,每一个股民都有投票权,董事会都由股民选举产生。股权是一个架构,参与的会员能享受到整体的销售等便利。合作社定的标准比欧洲的还高,生产的方式必须是环保的,生产的食品有营养价值。这里更讲究生产环境的平衡,白天用太阳能制冷居多,晚上再用电力。当然,合作社每年220万欧元的研发经费令人赞叹。品牌质量、新的培育方式、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品本身的储藏寿命等等。
无论硬件软件,其实,合作社本身就是一只硕大的周转箱。
第二天,我们去参观清洗周转箱的一家企业。周转箱分为固定与可折叠式两种。一条长长的本身就是周转的流水线,塑料箱子经过工业水的冲刷,最后一道是生活饮用水的洗涤。可折叠式的周转箱更妙,当中两个插销自动收拢,一小时可以清洗7500只箱子,这里有150万只周转箱,清洗消毒后供租赁,欧洲6个主要果蔬生产国,使用统一的标准箱7亿次,果蔬、水产、肉类包括面制品和奶制品都要装进严格消毒的周转箱。
下午继续。看大箩筐似的周转箱,我意不必,大小有别,理则一也。可头发花白稀疏的博文先生孜孜不倦地爬上爬下,卖力地走过一条又一条流水线。看着看着,我忽然意识到这是周转人看周转箱,自己也被装进筐转来转去,停不下来了。
翌日,我们又赶到阿姆斯特丹去看荷兰花卉交易市场。硕大无朋的室内到处堆放着等待启运的鲜切花,来回穿梭的电瓶车川流不息,勾勒出一幅美妙动人的百花缤纷穿梭图。那位荷兰朋友介绍更绝:这里的周转箱如果排队,可以排上500公里,一直排到巴黎。整个花卉市场有150000平方米,比摩纳哥一个国家的面积还要大。
最为稀奇但也十分普遍的是,欧洲的农产品都是经过拍卖完成交易的,可以坐在拍卖会场对着屏幕按键,也可以坐在家中收看参与拍卖。让人感奋的是,欧洲农产品拍卖中心的电脑系统已由菲利普先生与上海西郊国际(利旺生)拍卖中心合作,纳入一个系统,可以互动,今年,上海的农产品将正式运营通过网上拍卖。
呵呵!周转箱是实物,那个互联网,才是最最厉害的周转箱,转到东转到西,欧洲与中国,没有地理意义上的千万里路程,中国和欧洲农产品交易的日子不远了。
归来,菲利普先生的合作社送我一只小箩筐似的微型周转箱。这是礼品,很有创意,蓝色,简洁而精致,里面放名片,正好。睹物思人,感慨良多,作诗《欧洲十日》一首,兹录于下——
横飞西北莫斯科,旁落欧洲麦肯罗。比利时值秋索寞,法兰西正夜蹉跎。风情可忆他乡色,肺腑遵从本地摩。此去归来今又是,人生周转似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