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木炭“退休”之后
何鑫渠
  何鑫渠

  说到炭,最常见的是木炭。在我小时物质贫乏的年代,什么都要凭票。但炭太紧张了,无法发票供应,难得碰上就急急排队买上几斤,平日还舍不得作暖炉烘手、煤饼炉的引火,只有过年时,父亲才会拿出木炭放入祖上的锡壶烫酒用。当时我家还烧木柴炉,为得到木炭,便将烧得已通红的木柴浇水或放入专门的小缸熄火制作木炭,对木炭最深的文化记忆,是当时小学课本中有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至今都能背诵。

  木炭的紧张在于木材的紧张,为了保护森林,木炭被禁止烧了。烧炭的山农生计没了,浙江丽水遂昌的陈文照看着漫山遍野的竹子,开始尝试烧竹炭。经过长期试验,1996年成功烧制世界第一窑的竹炭。他拿着竹炭送到浙江林学院与木炭比较,结果发现竹炭的比表面积达每克500以上,吸附能力是木炭的十倍;除了可以用作易燃料外,还可在居家生活、美容护理、绿色食品等领域广泛使用。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我了解竹炭是这几年旅游随团东去台湾,西到四川,南到南宁,北到江苏时,总会被导游带去购竹炭制品。从食品的竹炭花生、竹炭饼干,到日用品的竹炭毛巾、竹炭砧板、竹炭袜子,直至竹炭短裤,还有一类是利用竹炭巨大的“比表面积”形成的吸附特性做成的环保用品,例如竹炭吸潮剂和竹炭空气清新剂、竹炭冰箱去味剂。

  我想其中缘由;一是竹炭制品价格有空间,可增加导游和旅行社的利润;二是竹炭制品确有科技含量,引发游客的购买欲望。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每次进入竹炭制品旗舰店,就很难空手出来。最典型的一次去了遂昌的中国第一个竹炭博物馆后再逛商店,11个团友花6000多元,其中希望增强睡眠的曹、黄两位老师,各买了两只竹炭枕头,而我却一直认为,竹炭牙膏是竹炭制品中的奇特代表:以竹炭的“黑”刷出牙齿的白,竹炭的“细”吸附口腔的气味、竹炭的“微量矿物质”营养牙龈,除显得颇为另类外,其超强的吸附、调湿和抗菌能力,三效合一真正起到了“美加净”的效果。难怪上海牙膏厂的植尚竹炭牙膏特别受人欢迎。

  “木炭退休,竹炭上位”。竹炭的种种传奇,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阳光天地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民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新民俱乐部
有温度的“微行动”
周转人看周转箱
“抢红包”的风险控制
木炭“退休”之后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嘲笑与被嘲笑
意外独获“空中之恋”
今宵灯谜
家乡谚语中的“羊”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木炭“退休”之后 2015-03-10 2 2015年03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