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总决赛,孙楠搞“突然袭击”,宣布退赛,制造了一个“险情”;而湖南卫视节目组“临危不惧”,主持人汪涵力挽狂澜,成功救场,化险为夷。这一幕多像电影里的情节,就在眼前“真实”发生,观众大呼刺激过瘾。痛斥孙楠,大赞汪涵,于是收视率狂飙。
可观众面对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我说不是,至少很多不是。窃以为是有人在编造“真相”,将观众当成了傻瓜。许多观众被骗,真当了回傻瓜。被点破还执迷不悟,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在微博稍有质疑,便遭网友围攻,吓得删除并称“再见啦,失去理智的这个世界!”
其实孙楠退赛早有预兆和准备。抽签时,他故意将有利于他的排名让掉,显示出他已无心决赛。后来据凤凰网报道,当天中午,部分媒体已收到孙楠工作室打来的招呼,表示将有“大事件”发生。这让人心生不祥预感。而晚上在宣布正式退赛前,工作室的通稿已经发至记者的邮箱。这些步骤,都是在节目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难道电视台一点都不清楚?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可能吧?后来有种说法,是节目组有所察觉,做了些预案,但还是措手不及。这也难以令人信服。这么重要的“事故苗头”,就简单“有些预案”,没有及早解决排除?
孙楠提前放了口风,节目组还是让其演变成一个“突发事件”,为何要担这个“风险”?这就是做节目的奥妙了。送上门的好机会呀。孙楠退赛不要紧,早就看出他没有冠军相了,走就走呗。可这个炒作的机会绝不可错过。如果有预案,就是炒他一把的预案。
仔细琢磨,汪涵才华横溢的“救场独白”还是露出破绽:先是愕然却有表演痕迹;后又条理过于清晰,像是背台词。
果然这一炒,效果奇妙,发生了化学反应。这几天,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汪涵,取代冠军韩红、冒失鬼孙楠,成为许多媒体的头条新闻。总决赛真正成为了总高潮。
但机关算尽太聪明,观众席里总还有不少明白人看穿了把戏。从有些电视台的真人秀选手痛说“革命家史”赚观众眼泪,后来牛皮被戳破,到一些婚恋节目总有些“钉子户”,最终被揭了老底,观众不全是傻瓜。以后,节目的编导也少拿观众当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