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米兰世博因文化而精彩
陈履生
■ 米兰世博会一景
  ◆ 陈履生

  米兰是个多元化的城市,常人认为它是时尚之都,因为这里云集了世界上各种大大小小的时尚品牌;喜欢音乐的人,特别憧憬这里的斯卡拉歌剧院,有23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剧院之一”;当然,还有来此者都必须看一眼的巍峨的大教堂。而最为著名的则是位于感恩圣母堂中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是世界上少有的需要预约参观的场所,而且参观者整体进整体出,只有30分钟的时间,每天一拨接一拨,日复一日。因此,米兰又可以说是一座可以怀古而又充满现代魅力和未来梦幻的城市。

  伟大的达芬奇一生中最好的时光是在米兰度过的。他一生涉足许多领域,除世之所知的艺术成就之外,在天文、物理、医学、建筑、水利工程、军事和机械、地质学等方面,也是成就卓然,填满了他67年的生涯履历,而有着超于常人的长度。达芬奇30岁至46岁(1482—1498)时应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之聘雇,和学徒在米兰开设了工作室。1506年,达芬奇随着斯福尔扎重掌政权后又回到米兰。1495年,达芬奇43岁时绘制了《最后的晚餐》,而现今存留在斯福尔扎城堡中达芬奇木板室内的天顶画,仍然见证了达芬奇与米兰公爵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现了达芬奇在绘画领域内多方面的才华。而在昂布罗修美术馆,更以收藏达芬奇数以千计的手稿而闻名遐迩。

  可以说,米兰是一个深深镌刻着达芬奇印记的城市。所以,当2015年第42届世界博览会在米兰举行时,与之相关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活动,就是在米兰王宫举办的“列奥纳多1452—1519”展览,它被称为“史上最重要的达芬奇展览”。而在斯福尔扎城堡中过去被人忽视的达芬奇木板室内,则以全新的策划和展陈方式以及新的技术手段,向公众叙述了木板室的发现与修复的历史、达芬奇天顶画的故事与绘画特色。在一个属于达芬奇的城市举办世博会,充分运用达芬奇的资源而表现出这座城市的无穷魅力则在情理之中,它显现出21世纪发生在米兰新的文艺复兴。

  由此可以看出,米兰世博与以往的区别就在于它充分利用了城市的文化资源,成为难以与其比照的特殊个案,也成全了它特有的精彩。而当这种文化的魅力延展到它的意大利国家馆,也是不遗余力地展示它文化累积的厚度。在一个四周墙面都是镜子的展厅,利用视频投影加上反射,从罗马到佛罗伦萨,从斗兽场到大教堂,悠久而缤纷所构成的奇妙如万花筒。而这一切在于对文化的重视,也在于对文化的再发现,使得米兰世博因文化而精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米兰世博因文化而精彩
华人藏家会否重蹈日本覆辙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B04米兰世博因文化而精彩 2015-05-16 2 2015年05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