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又称“快闪行动”,是新近在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嬉皮行为,也被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简单地说就是许多人用网络或其他方式,在一个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出人意料地同时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他行为,然后便迅速闪开。作为行为艺术,“快闪”往往带有很强的传播目的,也是参与者为了表达相关意愿而采取的博取眼球的行动。
李江雄说,他和同学们就想用吟诗作画的方式,在候机楼里向更多南来北往的中外宾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以此祝福远行的旅客新春快乐。正在候机的郭女士来自四川绵阳,她和女儿先是被“快闪”出的人群吓了一跳,继而听到广播里传来的悠扬琴声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词,上初一的孩子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吟诵。郭女士说,这也算是新年里人在旅途收到的一份礼物吧,也给忙碌的春运增添了许多中国元素和中华文化气息。
整个“快闪”活动约持续10分钟,分为守岁迎春、感恩情思、乐观通达、大好河山等四个片断。公用事业学校校长王志卫说,学校将国学教育与“快闪”艺术相事例,这也是师生春运志愿者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冬日里营造出燕雀归巢、万家团圆的温馨氛围。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