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拾字街头
保姆不荒
姜泓冰
  姜泓冰

  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国定的假期并没有开始,但路上的车辆逐日减少,没有了堵车的痛楚,上下班路通畅到不能适应,有喜悦,却还有一丝烦恼和心慌——像往年的春节前一样。

  同事比我反应更敏锐。几天前已开始絮叨:加班加点赶完手中这一单,绝不能再接新活儿了。小保姆走了,一大家子老老小小,一日三餐烧饭就得动足脑筋,洗衣拖地整理,琐琐碎碎的家务,一天不做、漏了哪样,都要乱糟糟的。春节长假居家,其实就是换个角色,换一种忙碌地过。

  幸运的是,据媒体报道,今年春节,上海的保姆荒并没有像往年那样早早出现,家政服务人员留在本地的居多,回乡的只占40%,相对应地,不少市民也要外出度假或者回乡探亲,剩下的缺口不过5%左右,要找个临时顶替的钟点工不会太难也无需“秒杀”,只是节日的劳务价格偏高,尤其是家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病人或是奶娃一类刚需的,免不了要发愁和感叹,要么是春节累到腰酸背痛,要么赚钱敌不过支付的月嫂薪水,生出“替保姆打工”的郁闷。

  节前两会,看到民盟上海市委一份关于家政服务业的集体提案。其中披露,上海835万户家庭中,需要家政服务的高达53%,已在使用家政服务的占46%,从事住家、全日制或钟点工服务的家政服务人员有100万人。职业规模之大,服务影响之众,实在应该唤起社会的重视。而实际上,在这个行业里,绝大多数雇主和保姆都是通过藏在弄堂深处或杂乱环境里、只有一间小门脸儿和一桌一椅若干板凳、并没有登记注册的小中介机构找到彼此的,甚至干脆就是由网络和私人的辗转介绍,身份背景、健康状况,甚至都可以做假;来来去去,也相对自由随意;缺乏规范管理,也没有什么做大做强起来的垄断品牌,是地地道道小而散的市场经济。

  作为近400万户上海家庭的一分子,我自己有近20年连续不断接受家政服务的历史,快的时候一个月家里走马灯似的来过四五个保姆或钟点工,慢的时候,一个相互投契的阿姨会相伴十年,直到搬家换环境唏嘘分离,还一直牵记惦念。

  由此获得的经验是,没有政府的强势管理,没有“五百强品牌”,这个低门槛的职业虽然偶尔会有耸人听闻的“毒保姆”案,有意外事故导致的责任纠纷,总体上说,家政业却正是一直因为不够高大上、管理粗疏、自由自在而得以生机勃勃、健康地壮大和成长成熟着,按照一个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生的动力,变得更稳定、更专业、更美好。

  每一个家政雇佣者都能讲出一大堆小保姆、老保姆职业意识、技能和人品素养上的小毛小病、不懂规矩,日常相处多了许多龃龉烦心事;每一个春节,当她们离去,我们也总不免要心慌意乱。年复一年,我们更能看到她们中勤勉能干的一部分,从一无所有到在这个居大不易的城市里扎根下来,开花结果,从农民变成市民,懂得了为自己维权,也会忽然告诉你今年春节不再回乡,而且愿意来加班帮忙……

  保姆不荒的春节,虽然在万物萧条之季,手忙脚乱之余,看见一个职业、一个庞大群体的现实演变轨迹,像在雪被底下辨出一丝丝细细嫰嫩的绿芽,仔细想来,便是惊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B08版:金融城周刊/上海物业/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四条底线倒逼上海努力建设高品质城市
圣人的绩效
春节的 “供给侧改革”
保姆不荒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4保姆不荒 2016-02-06 2 2016年02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