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内非法吸收资金500多亿元,受害投资人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涉及投资人约90万名……新华社近日发文揭露e租宝非法集资案真相,21名涉案人员被北京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互联网金融,一个时髦、新兴的词汇,让人充满好奇,想尝试购买其产品,但倒闭、跑路平台增多,却让投资人望而却步。
近日举行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要求,各级政法部门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推动对民间融资借贷活动的规范和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影响。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会继续前行,但也将进入一个综合治理的深水区。
问题平台大幅增加
据网贷之家《2015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网贷行业运营平台达到2595家,相比2014年底增长1020家。同时,网贷问题平台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全年问题平台达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以网贷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受到非议。
在众多问题平台中,e租宝是其代表。“1元起投,随时赎回,高收益低风险。”这是e租宝宣传的口号,其推出过6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9%至14.6%之间,远高于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许多投资人都是听信e租宝保本保息、灵活支取的承诺才上当受骗。
新华社在报道中称,e租宝对外宣称,其经营模式是由集团下属的融资租赁公司与项目公司签订协议,然后在e租宝平台上以债权转让的形式发标融资。融到资金后,项目公司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租赁公司则向投资人支付收益和本金。
办案民警介绍,在正常情况下,融资租赁公司赚取项目利差,而平台赚取中介费。然而,e租宝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空手套白狼”的骗局,其所谓的融资租赁项目根本名不副实。
无独有偶。去年,央视《3·15在行动》栏目中报道了上海百银金融信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高层卷款跑路。该公司共有5套融资方案,即他们对外销售的5个投资理财产品,最低回报是8%,5万元起点,时间为3个月;最高回报是15%,100万元起点,时间为12个月。被高收益等诱惑吸引,数千名投资人2亿多元资金被卷走。
监管不足鱼龙混杂
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过去一年乱象不断。倒闭、清算和跑路的平台、网贷P2P不少,甚至深陷非法集资泥坑的公司也屡见不鲜。
第三方征信机构算话征信CEO蒋庆军表示,由于2015中国股市低迷,房地产市场也不景气,居民缺少良好的投资渠道,所以互联网金融就成为很多老百姓的投资理财渠道。这就为产生金融风险提供基础土壤。
“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利用大数据,把投资方和融资方匹配起来,提供信息两端对接。”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说,部分平台其经营目的不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搭建桥梁,没有将资金真正对接到项目上,而是对接到自己的资金池。这些公司往往以高收益作为诱饵,用新资金补足旧资金的缺口,但其可以运营的前提是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一旦资金链断裂,“庞氏骗局”便被揭穿。
对于行业内乱象集中爆发的原因,孙立坚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在起步阶段,但目前还没有严厉的监管措施。部分平台利用老百姓对其业务认知不足的特点,恶意开展业务。
孙立坚认为,整个行业准入门槛过低。“有的平台倒闭是其自身经营不善,根本没有能力找到好的投资项目,还有一些平台干脆擅自改变投资项目,把投资人的资金直接用作炒股。股市低迷,投资失败,最终无法归还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只好选择跑路。”
严格准入加大惩罚
过去的一年,《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互联网金融发展监管细则》也在年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一系列举措证明,互联网金融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孙立坚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整治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不过要指出的是互联网金融本身是无罪的。“我们要做的是严格规范准入门槛,在规范化和专业化上提高要求,对那些没有资格和能力的所谓‘金融家’,不允许他们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换句话说,并非阿猫阿狗都可以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孙立坚还强调,对于那些恶意改变标的,想赌一把赚大钱的商家,要加大事后惩治力度。“如果让人感觉犯法的成本不高,会有人跟风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蒋庆军认为,加强对平台本身的评级或信用监测可以加强平台透明度,使投资人对平台本身是否合法、规范经营有更多了解,从而对选择在什么平台上做交易有一个更正确的决策。“此外还应加强对平台借款人的征信工作,这属于个人征信范畴。加强平台借款人的个人征信服务,有利于降低平台的业务经营风险,间接也降低投资人的具体投资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比较活跃,欧美成熟的金融监管可能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并没有完善的应对方案。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如果用到欧美成熟的金融监管机制,就是把互联网金融当做传统金融来监管,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能有不利影响。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是个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