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遇事何必想歪处
谢京辉
  谢京辉

  现在社会上总是有些人习惯于把事情想歪处,认为这样才能合乎逻辑,似乎不这样说不通,讲不过去。对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婚姻和捐赠行为,就有国人在网上对他议论:“娶丑女是有企图的?捐钱是为了避税和作秀。”对此,扎克伯格回答也干脆:“美是我的感受,在我眼中太太就是美人,哈佛大学毕业足以证明她的才能;捐钱给研究机构是为了防止我的孩子不生这种病。”这些回答也许能解一些人的疑惑。

  其实,遇事多问为什么,也是应该的,但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非要把疑问句改成设问句,就会成为问题,不仅会伤害到他人,还会影响到自身的情绪。

  遇事想歪处,其实自己的心里也未必干净。在大千世界中有的人顺风顺水,有的人艰难曲折,有的人踏破铁鞋无觅处,有的人得来不费功夫,这中间可能存在潜规则,也不可否认本身的努力或是机遇的巧合。对此,有的人会遐想、联想、猜想,这也没什么问题,关键是要有根据,相信思维正常人应该会有正确的判断,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传小道。对事情的态度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善良的人良心使然,想事情会从善意出发,恶意之徒惯于从坏的角度把事情想成问题,这就是想法不同的原由。林子大了会有各种鸟,鸟的声音有的悦耳,也有的刺耳,相信多数人应该喜欢听悦耳之音,这样会使环境变得美好,可以让大家赏心悦目,相信歪想者自身也未必愿意多听刺耳的声音。

  遇事想歪者往往少了宽容为怀之胸怀。胡适先生在《容忍与自由》中讲道:“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能够容忍,先要学会看得惯,放得下,才能承受事情,自身胸怀很小会无处安放事情,放大胸怀可以通过修炼而成,这种修炼必须到了能够放下事情的程度,才会有容忍。想歪者往往自身胸怀不大,而且嫉妒心作祟。如果自身胸怀很大,那些鸡零狗碎在你博大的胸怀中,只是沧海一粟,不会泛起涟漪,根本不会引起波涛汹涌。因此,只有把胸怀修大了,才能容忍事情,这也是为人之道。

  遇事不往歪处想也不难。在社会上坏人坏事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应该是善类,这是社会的基本面。想歪处的问题在于自身修养缺失,以及对事情缺乏必要的根据所致,当然本身不清不楚也容易把事想成歪事、坏事,按照祖训,冤枉好人也是一种失德的行为。

  行大道必须想正事,想歪事者不可能行大道,愿想歪者能够修身为仁,做回一个正常人,还社会一份应有的宁静。(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副院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目击/街拍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天弈新元 别有同天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11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12版:广告
住院“15天行规”谁来破?
上海之大
用不起的知网
打破“为官不为能安稳做官”的错觉
“酒代驾”
遇事何必想歪处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遇事何必想歪处 2016-04-14 2 2016年04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