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民办学校学生为何“逆转学”?
金雷
新民图表 制图 董春洁
  本报记者 金雷

  开学季,一些当初通过激烈竞争进入民办学校的孩子转去公办或国际学校,加入“逆转学”的队伍。他们的背影告诫疯狂择校的家长: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基础阶段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打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基础,找到适合孩子的节奏才是最重要的。

  哭闹,厌学到转学

  一年前,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孙熙睿父母把三年级的孩子送到位于本市西南角的一所知名民办学校住读。开学才两天,孩子来了电话:“今天数学作业我都不会做,你们快来!”晚上8点,孙妈妈下班赶到学校,儿子刚做完语文和英语作业,数学题还空着大部分。9点左右,数学题还没辅导完,孙妈妈不得不加快速度,儿子听得一知半解,合上作业本时,已经是夜里10点,孙妈妈打车回家,车费花了100多元。

  隔了一天,孩子电话又来了:“今天题目好多,你们快来吧!”没办法,孙妈妈和孙爸爸分工,轮流辅导孩子,每周都要去“陪读”一到两天。几个月下来,夫妇俩商量:这样“陪读”受不了!还是转学吧。

  四年级第一天,徐辰元转到离家不远的一所公办小学,此前,他在西区某知名民办小学读了三年。三年级下学期时,徐辰元有一次考了50多分,父母了解到,这是他们班级三年以来第一次有学生卷面分数出现不及格,也是年级里唯一的不及格。和老师沟通后,徐辰元妈妈发现,孩子卷子上并不是都不会做,有些题目是故意空着。

  之后,徐辰元妈妈发现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看到作业本就讨厌,看到写字本也讨厌。遇到测验更是抵触。”几乎是每一天,徐辰元妈妈或爸爸都得提前请假,到学校监督孩子补完作业或完成订正。“别看他平时乐呵呵的,一到写作业就抓狂。没做作业感觉是个好孩子,一做作业就变成‘恶魔’。”刚开始发现孩子成绩不好,徐辰元父母就想法盯他做作业,有时也忍不住发火,结果,整个家庭都处在紧张情绪中,亲子关系变差。

  徐辰元父母做了决定,把孩子转到家里附近的公办小学,希望他慢慢来,厌学的情绪得到改善。面对转学,徐辰元有点舍不得同学。“得知以后作业会少,他还是同意了。”徐辰元妈妈说,“也跟他说,还可以和以前的同学约了一起玩。”

  不想学还是不会学

  2016年全市民办小学平均录取比约为1比3,最热门的民办小学录取比接近1比9。“幼升小”阶段,孩子年龄还小,更多时候由父母来选择。去年本市对小学一年级家长进行的学习基础素养的关注度调查显示,学前阶段家长对儿童学习好奇心的关注排在第5位,到了小学阶段,降至倒数第3位,相反,家长对孩子考试分数的关注度急速上升。但每一年,也会有像徐妈妈、孙妈妈这样的家长,让孩子离开民办学校,“逆转学”。

  孙妈妈在“从陪读到陪伴”的公益讲座上向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校长陈珏玉请教,遇到孩子做不来题目哭闹求救怎么办?了解到孩子上幼儿园时遇到困难就是如此反应后,陈珏玉建议孙妈妈:不能再为孩子大包大揽,要鼓励他自己学着解决问题,培养孩子抗挫能力,帮助他通过克服困难获得自信,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徐辰元妈妈说,孩子在其他方面并没有落后。老师布置的史前动物报告,他和同学组成小组,完成得很出色,站在讲堂上解读,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而且,这份报告从研究对象到主题,到资料查找,徐辰元都有自己的主意,积极与同学沟通、合作,认认真真地完成。徐妈妈说,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孩子的动力不用担心。

  那孩子真的是学习能力有问题么?对此,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增强表示,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学习能力跟不上的情况很少出现,发生学习障碍的比例很小,小学三年级进入到一个学习的分化期,学习难度上升,和一、二年级有明显的区别度,这种时候,会有一些孩子不习惯,成绩下滑,吴增强建议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找原因。

  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基础打好了,孩子受用终生。陈珏玉建议家长可以分阶段设立明确的目标,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专注能力,约束玩耍行为,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比如和孩子约定每天放学后至睡觉前的时间安排,适时提醒孩子即将进入或结束这项学习,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约定学习和休息时间,并注意在过程中肯定孩子的表现。

  陈珏玉建议家长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帮助他学会利用时间,比如让孩子列出想做的事情,像打球、打游戏、看电视,同时列出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孩子明白:要自己安排好时间、订好计划,做想做的事情。一旦孩子带着好习惯和好方法进入到三年级,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数据显示,小学三年级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高考的学习成绩,小学三年级和高二成绩相关系数为0.82。

  适合孩子的才最好

  在大学工作的管舟很庆幸自己给女儿做的选择。读幼儿园时,女儿没在外面上过一天兴趣班,放学就在小区里跑啊、疯啊。进了对口的公办小学,一、二年级的要求是认字,不写字,没有回家作业。学校的理念是孩子的肌肉和协调能力还未发育好,不适合握笔写字。三年级开始学写字,尽管不少同学在幼儿园时就学过,女儿一点也没有落后。三年级,不少同学报了奥数班,管舟却只要求女儿认真做好每天的回家作业。小升初,女儿没考上心仪的民办初中,进了公办初中。起先两年,成绩中等。女儿告诉妈妈,许多同学都在课余补课,管舟回答女儿:看看你是否能靠自身努力提高成绩?到了初二,学习难度上去了,女儿非但没被甩下来,反而展露出潜力,在年级的名次逐步提高。到了初三,女儿的成绩继续提升到年级前100名,毕业时顺利直升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高中的高强度学习让女儿不太适应,成绩排在年级靠后,但管舟从未在女儿的成绩单前皱过眉头,她仍然坚持不给女儿补课。第二年,女儿的数学、物理成绩赶上来了,英语也因为老师的鼓励有了进步。而且,管舟发现女儿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数学,经常和班级里的尖子生一同讨论、做题;英语会去请教她喜欢的老师;语文则在考试前强化突击阅读理解和作文。今年,管舟的女儿得到保送华东理工大学的名额。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有的孩子在低年级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上课听讲吸收知识的程度低,做作业的效率低,家长如果一味催促、批评,只可能增加孩子的压力。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家长需冷静和理性,忌盲目功利化地择校,上或不上名校,都无须太多焦虑。上海义务教育已达到优质均衡,校际间软硬件资源差别不大。

  最近,林女士发现在民办小学读一年级的女儿掉头发,一打听,不止女儿,班里还有其他女孩也掉头发。去医院看了,医生说女儿的身体健康,没有问题。女儿回去上学,林女士接到老师电话提醒: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提“头发”两字。林女士意识到,小小年纪,女儿在学习上已背负压力。吴增强建言家长,入学阶段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做出选择,放弃只抓应试的学校,避免给孩子过早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不用给孩子布置过多的作业,也不要去补课,以免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像林女士女儿这种情况,吴增强建议家长可以尝试从心理上帮助孩子找到信心,对待孩子的成绩,家长要注意避免给予负面评价,反而要多鼓励。

  至于是否用转学来解决问题,吴增强提醒家长要考虑孩子的适应情况,因为转学对孩子来说要重新适应班级环境,建立群体关系,是不小的挑战,家长要避免发生适得其反的情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2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3版:广告
   第A34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这些民办学校学生为何“逆转学”?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B01这些民办学校学生为何“逆转学”? 2016-09-07 2 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