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的地块位处地铁9号线松江新城站上盖,整治区域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于土地性质等问题,一直未实行开发利用,近年来陆续有本地居民、外来人员进入种植各类农作物,出现了几十片大小不一的“承包菜地”。此前,方松街道曾多次与种菜者沟通协调,但收效甚微。
这一次,方松街道在松江区有关项目规划调整落地之前,结合前期已形成的绿化改造初步方案,决定在此种上香樟、无患子、樱花、青枫等快速生长树种万余株,形成景观林带并由专业公司日常养护。
不过,在这里种菜的居民有近百人,如何整治与引导?街道发挥巧思,将一些符合年龄要求和身体健康条件的“种菜能手”编入了“正规军”,先是要求治理菜地乱象,再给予养护工作机会。听说有上岗机会,不少种菜者前来咨询。50多岁的王老伯原本家住农村,搬到松江新城后闲不下来,在这里种菜除自给自足,还卖一些贴补家用,希望借这次机会“改邪归正”。同样打算加入的徐阿姨说,种菜动机并不是出于经济困难,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方松街道已成立监督队伍,配合城管等部门对辖区内毁绿种菜乱象专项整治,为预防居民“卷土重来”,便“投其所好”变堵为疏,既破解环境难题,又满足农耕情结。
通讯员 秦天 本报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