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一个辽阔而神秘的地方。如今内地游客成群结队而去,其中上海、江浙一带的游客尤多。近日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集《我到新疆来》,写的是一个从江苏无锡陆续前往新疆的特殊群体,他们不是去旅游,而是在天山腹地的南疆阿合奇县从事公益事业,以一技之长帮助边疆繁荣,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远出乎普通游客对新疆的想象和认识。
本书将这个充满活力与爱心的社会群体,定义为柔性援疆人物,其“柔性”是相对于计划内的刚性援疆干部而言。而动员民间力量,以灵活多样的援疆形式加强内地与新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是无锡对口支援阿合奇前方工作组对援疆工作的创新。这些柔性援疆人员有医生、记者、警官、工程师、大学生、音乐家、舞蹈家、退休教师等,其公益活动深入当地社会方方面面。他们在祖国边陲默默奉献自己的才华和爱心,同时也接受大美新疆的洗礼与抚慰。
《我到新疆来》的厚重,得自于这些援疆人员独特的人生思考及与众不同的行动能力。而该书的丰富多彩,应是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且个性不同,遭遇有别,故呈现出斑斓壮阔的社会图景。这于他们本人的一生,于受援地阿合奇县改变贫困面貌的艰难历程,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此一游的普通游客,在新疆是匆匆来去,往往连地名、路名也记不住。而本书讲述的这些援疆志愿者,他们于当地生活的介入之深,影响之大,令人击节叹赏,可歌可泣。如李一山医生在阿合奇县开设第一个中医门诊;音乐家吕仁仲组建第一个儿童合唱团;舞蹈家孙冰两度前往阿合奇歌舞团教零基础的柯尔克孜演员跳古典舞,最终使他们成功出演大型史诗舞剧《英雄·玛纳斯》;清华女生张琦琦利用暑假时间,两度带领她的艺术支教队给阿合奇的孩子办艺术兴趣班;大学毕业生曹永祺立足阿合奇,将他的志愿服务延伸到新疆各地,且扎根新疆,当了一名乡镇公务员,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及各大媒体报道。
阿合奇位于天山山脉中部,其自然风景雄浑壮丽,人民淳朴好客,虽因地处边境地区偏远荒凉、贫困落后,但柯尔克孜历史文化在这里蓄积丰厚。因此,此书对柯尔克孜族的猎鹰、刺绣、弹拨乐器库姆孜和玛纳斯史诗的介绍,也随着柔性援疆者于此的深度介入,全面呈现于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柯尔克孜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的主要传唱地,就在阿合奇;而这部史诗在专家眼里,是可以跟西方的《荷马史诗》相提并论的。
本书以自述、他叙、对话三种形式自由穿插,并配以图片和小贴士,介绍阿合奇、克州和新疆的风俗民情,所引地理历史资料翔实而丰富,从而使它又具备了一定的工具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