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分享经济”
如何避免顺风车日渐边缘化
对上海网约车的新规细则,知名互联网学者、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表示,昨天同时出台地方网约车细则的城市还有北京和深圳,相较于另外两个城市,上海版细则突出了“5年内无被吊销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的记录”,这就杜绝了那些被传统出租车行业清理出局的不合格驾驶员通过网约车平台回流。
在李易看来,在交通出行领域,基于拼车行为的“顺风车”,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分享经济”,也许正因为如此,交通部此前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私家车变身网约车提出了种种严格而具体的要求,而对于私家车合乘顺风车,则“网开一面”颇有鼓励之意。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迫于背后资本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巨大压力,顺风车日渐边缘化。
限定“沪牌沪籍”
控制上海路网行驶小汽车总量
交通问题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小鸿表示,网约车新规细则秉承了上海一贯的交通政策:限定沪牌,既是限制上海路网上行驶的小汽车总量、管理存量小汽车的增量使用,也是保障网约车乘客的利益(高峰仍可上快速路)。对于户籍的要求,可以理解,因为基于安全考虑,上海对出租车驾驶员也一直有类似的规定。但她仍然希望对客运营运车辆驾驶员有更加开放、公平且一致的准入门槛,如稳定的就业记录、稳定的居所、稳定的车辆-驾驶人关系。
传统出租车企
欢迎细则出台探讨差异化运营
传统出租车企业的网约车平台“大众出行”对细则的落地表示欢迎,认为细则在规范网约车运营、整治出行市场前期的各种乱象、确保司机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有利于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大众出行”表示,细则出台的效果关键在于落地后,监管部门的严格执行和各网约车平台的自觉遵守;同时呼吁传统出租车企业和新兴网约车平台,共同探讨巡游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基于差异化运营前提下的协调发展,运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合理配置资源,在兼顾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同时,提升民众出行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