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家在游记里写过:“瑞典人有某种与天地自开始就共存的孤高。”我虽然未必能十分有底气地回一句“不对”,但也是可以说声“且慢”的,至少可以说一说我刚认识的这个瑞典人Tony。
我的同学Qin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工作和生活,Tony是她的瑞典朋友。今夏我去Qin那里度假,于是就认识了Tony。那天上午,我们请Tony帮忙办事,说好十一点开车来市中心见面,到了点,等待的那辆小车恰好不疾不徐地出现。车门一开,跨下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张开双臂、冲我们做个鬼脸,来了一句挺标准的“你好”,不等我们回应就紧接着一句“我也很好”。随后把手上的车钥匙往我们眼前一送,开玩笑说“少数服从多数”,颇有点“谁让你们是两位女士”的意思。为了感谢Tony之前的帮忙,Qin一直打算送他件礼物,问他想要什么,回答是樱桃树,因为自己种植养护、等待开花结果、酿制果酱甜酒会很有趣。于是,由Tony开着车载我们一起去花市买树,途中他还做主把我们拉去蛋糕店晃悠。这还没完,一高兴干脆直接开车把我们带到了离哥德堡半小时车程的Hono岛的家中做客,并热情地要教我们种树。我也曾以为北欧人情感内敛,不大有表情夸张且爱呼朋引伴的,没想到Tony完全是个反例。
Tony有两大绝活:造房子和搞摄影。如果说前者因他的职业是船舶驾驶员、喜欢摸摸机械、做做手工有关的话,后者恐怕与他外向、闲不住、富有好奇心有关了。不过也是这样的个性让他的身上有了一种喜感。比如,年初开始动手改建二层小阁楼,到某天突然觉得需要吹个海风晒个太阳,于是说停工就停工,旅游去了。我去他家做客那天,参观了他设计装修的一楼各室以及打理维护的花圃,确有瑞典式的那种简洁、实用之风,待上到二楼一看,竟还只是架了梁,横着几大块木板。而对于摄影这个技能,Tony显然很得意。那一天给我和Qin秀了十几段他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有他与两个女儿某年在万圣节自编自演的“鬼故事”,有孩子们在沙发床上比赛翻跟头的小短片,还有他尝试各种古怪点心的视频……
说到吃,“中国菜走天下”,此言不虚。拿Tony来说,最喜欢的外国菜式是中国火锅,最喜欢的外国食物是“Chinese bread”,其实是油条、油饼、油豆腐……反正分不清有什么讲究,就一律把面粉类的东西叫“中国面包”,对此,他觉得自己很“机智”。
都说瑞典男人是家庭男,这一点Tony倒很典型。我回国后与Tony互加了微信,有时候隔空“喊”他,竟是十天半月后才浮上来“冒泡”,原来不是开车与哥哥去另一个城市看竞技比赛,就是带小女儿去海边住小木屋去了。而一旦“冒泡”,总要秀他的摄影技术,并且几十张连发不带停顿,像是发牌一样。
今年中秋节前,与Tony微信聊天,说到他最近的短途旅行和当地的农贸集市,依旧是“唰唰唰”十几张照片连发。最后一张小猪特写照片后,他没忘发来那个经典的龇牙而笑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