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老皮影新玩法
曹 刚
  曹 刚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昨天落幕,相比于叱咤赛场的主角们,我更感兴趣的,是一个配角。

  10月9日晚上,网球大咖瓦林卡与伯蒂奇登上浦江游船,欣赏皮影戏《新武松打虎》,并且亲手操控很像自己的人偶,打起了“皮影网球”。

  这台好戏的导演、编剧、道具制作、技术指导,是同一位老人——七宝海派皮影第八代传人、上海市非遗代表性传人朱墨钧。但在很多报道中,他只是网球大师身边的无名配角。

  第二天,新民晚报大学版的学生记者找到了老人,畅聊皮影牵手大师赛的幕后故事。原来,除了手把手指点体坛巨星,他近年来还创造了好几种皮影新玩法。

  2010年,朱墨钧编写皮影戏《海宝逛世博》,将传统艺术与社会热点结合,巡演大获好评。2014年,他又推出“廉政皮影”,创作《空中楼阁》等反腐倡廉的新编皮影戏,培训社区居民与学生参演。新海派皮影声名渐起。

  年近七旬、腿脚不便的朱墨钧,近年来积极与中小学合作,去孩子们心里播撒皮影的种子,培育传承的土壤。大师浦江夜的《新武松打虎》,就由他与文来实验学校的学生携手献演。他还和学校深入合作,创造性地表演“三语皮影”,把沪语、英语、普通话融于剧本之中,让皮影文化更多元,更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兴趣班的学生们将来可能不会专职从事皮影,但朱墨钧不遗憾。他坚信,亲手做过、演过皮影的孩子,终有一天会回馈这门艺术。他们会记得皮影的魅力,并愿意帮助传承与发展。

  有两千年历史底蕴的皮影艺术,在朱墨钧小时候曾风靡上海滩。鼎盛时,有54个七宝皮影班遍布上海,走街串巷,连演多晚。但十年前被纳入上海首批全国非遗名录时,它已老态龙钟,急需“抢救”。

  关键时刻,朱墨钧担负起传人的职责。当看似老古董的传统艺术,和社会热点、国际大赛、多种语言巧妙结合,生机重现。

  他多年来的坚守和创新,值得许多传统艺人借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
   第A03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评论/随笔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无需标签化国考热
楼市山雨欲来
老皮影新玩法
正视食品消费升级的治理短板
后厨危机
互联网时代的危机应对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9老皮影新玩法 2016-10-17 2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