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让家长拥有了获取更多教育资讯的渠道;新平台,让家长缩短了和教师的距离。这对家长提高家庭的教育质量都有极大的帮助。
■ 甄别
现在各种教育理论铺天盖地,各类爸妈驰骋在网络江湖,向大家介绍“只要这么做……孩子一定行……”的各类过来人之谈。但是我觉得,家长不加甄别,盲从盲信,沉浸在朋友圈、QQ群中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为,从常识角度出发,“只要这么做,就一定行”这样的教育公式,放在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室环境中是可以的,但是放在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这种随时因内外部因素发生变化的教育环境中,几乎是难以做到的。另外,即使别人家的孩子成功了,也不等于你就可以照搬照用,因为基因不同、环境不同、家长对于细节的处理也不相同。
■ 发声
家长群,几乎是每个家长必备的。但是,如何在家长群中发声,家长也需要留心。在我的朋友中,经常会听到因为一言不合,家长之间在群里互相指责。群的基本功能,是信息的传达,如果需要就某些话题进行探讨,那么一定要注意对事不对人,例如探讨学习习惯培养,就不要说“邻座孩子影响了我家的娃”。
■ 互动
家长和教师互动首先要有个时间限制,有些家长一头扎进微信里就不出来了,但是教师在下班后也是个家长,他们也有自己的孩子要照料。如果不考虑时间的合理性,那么交流的效益就要打折扣。其实,由于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倒是建议家长在发现问题后,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尝试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汇总后再与教师交流,这样的互动焦点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