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善意的顾虑
左妍
  左妍

  上海车牌新选号系统正式启用,且新系统的现场选号资源库里把带“4”的号码都去除了。这一举措引来争议,有市民认为“贴心”,但也有媒体质疑“多此一举”,认为政府部门不应该去迎合一些无价值的社会心理。

  把“4”去掉,这个做法如何?思前想后,真不好说。我是唯物主义者,对数字没有忌讳,但选车牌也不会首选“4”。要是车牌号都是随机分配没得选,倒也省了这个心。既然有选择,就得允许有喜恶。

  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事。我在某妇产科医院生孩子,发现该院病房楼层没有“4”,病区没有“4”,床位号也没有“4”。当时觉得好笑,堂堂公立医院,居然还有这等“迷信”事。后来,小护士小声说,“虽然我们也觉得这样做有些‘迷信’,但很多医院都这样!”

  因为“4”谐音“死”,为了照顾患者和家属情绪,不如干脆让“4”凭空消失。医院这样做,实在不算推崇迷信,而在于照顾患者感受,无非是给他们营造一个顺心的氛围,避免无谓的刺激和麻烦,其实也没有什么过错。这点“小变通”不应宣扬,但也没必要上纲上线。

  在路上开车和在医院看病,有一点是相同的,通俗点说,都忌讳“死”,所以取消“4”,可以说是为了“民俗”。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相继取消了一些带“4”的车牌号,不妨宽容一些,将其视作一种善意的顾虑。

  很多时候,对于得到的号码,有称心的和不称心的,这是一种现实存在,国内外皆然。不过,如何应对那些不称心号码,一概回避也不行。今年开学时,有新闻说,一位学生家长因自家孩子被编为“13”号,因此在家长群向老师开炮,用尽侮辱之词,要求换号码。

  学号、教室座号这样的连续性排序,还是与医院、车牌号性质不太一样,动辄就要“取消”“跳过”不严谨,毕竟,“不吉利”学号更像是某些人遇事爱钻牛角尖的自寻烦恼。

  一个人一生肯定会遇到许多次“排号码”,有喜好可理解,太当真没必要。成年人应该引导孩子从小理性对待号码,或许将来数字也就没有“吉利”或“不吉利”之分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街拍/目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广告
宅地续期要给公众吃下“定心丸”
何处不相逢
善意的顾虑
保持生活的仪式感
“定制”
教师的“梦想”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善意的顾虑 2016-11-29 2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