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不少人,尤其是女性的手脚整天冰凉得难受,即便抱着暖水袋手脚还是冷得跟冰块一样。一般来说,秋冬手脚冰凉是正常现象,因天气寒冷,未稍血液循环缓慢引起。但最近网传“手脚冰凉的人,特别是女性更容易患癌”,这是真的吗?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风湿科主任苏晓表示,这种传言并不可信。手脚冰凉在中医里的确属于一种症状,但并不能称为疾病,而由一种症状来推断患癌并不科学。但手脚冰凉的症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身体健康的状况,很有可能是身体虚弱,甚至是一些内分泌疾病、贫血、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征兆,应引起警惕。
手脚冰凉≠体寒≠易患癌
32岁的刘小姐是一名公司白领,平时十分怕冷,刚刚进入秋天就开始用起了热水袋。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别人转发的信息称“手脚冰凉的女人更容易患癌”,她十分害怕。刘小姐平时经常痛经,她认为自己就是寒性体质,也非常符合传言中容易患癌的一些症状。对此,苏晓指出,手脚冰凉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疾病,而具有手脚冰凉症状的人也并非绝对就是寒性体质。“许多人都会认为手脚冰凉就代表体寒,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手脚冰凉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如疲劳、营养不良、过度减肥等等都有可能。一般手脚冰凉的人可能为寒性体质,也有可能为寒热交错、真热假寒体质等。而寒性体质的表现症状也不仅仅是手脚冰凉,还会出现如大便溏薄、胃口不好、小便频繁等。因此,这两者并不能划等号。”
苏晓介绍,手脚冰凉,乃至寒性体质与患癌之间并无直接关系。癌症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不能仅仅凭借某一种症状来判断,而是与生活环境、遗传基因、疾病、饮食、生活习惯等等都密切相关。“单单手脚冰凉并不能说明什么,甚至手脚冰凉与个人体质的关系也不大。一般而言,缺乏能量就可能会导致手脚冰凉。”
手脚冰凉应警惕的疾病
一般而言,女性是手脚冰凉的主要人群,这可能因为月经和生育所引起的激素变化,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导致出现一些畏寒症状。如果平素身体虚弱者,更容易引起手脚冰凉。如果出现低血压时,血液循环也会不佳,疲劳、身体衰弱或血糖太低时,也会引起手脚冰凉。此外,贫血的人因为体内血液中有效血容量不够,如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很容易手脚冰凉。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生于青年女性,常累及多处大、中动脉,如主动脉、腹主动脉、头臂动脉、上下肢动脉。若发生于下肢,则出现下肢发凉。因此,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后,也应警惕可能出现这些疾病,需尽早到医院进行诊断,进一步判断是否患有疾病。
对于不少人认为“手脚冰凉补一补就好”,苏晓解释,如果属于寒性体质可通过温补来改善;但对于寒热交杂体质的人来说,应先平衡阴阳。寒性体质的人可适量多吃些桂圆、红枣汤,寒热交错体质的人可选择平补阴阳的方法来缓解。而贫血的患者,可以经常食用莲藕,养血活血。苏晓建议,手脚冰凉的人浸泡手脚也有讲究。手脚一起浸泡可能效果更好,水温应与体温相近,太高容易引起不适,如因扩张血管,引起头晕等。尤其是高血压人群,水温过高,一旦浸泡后不慎着凉扩张的血管突然收缩很容易诱发中风。而浸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不能超过15分钟,一天可浸泡2-3次,浸泡时不宜使劲搓揉,可在浸泡前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