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运动健将、啦啦操和健美操世界冠军、UDA国际啦啦操教练员资格,全国健美操啦啦操国家一级裁判、全国啦啦操金牌导师……这些标签都是工程大女生报名参加啦啦操队的吸引力。然而对于聂老师来说,成功却没有来的那么容易。
“我从三岁就开始练体操了。”年少好动的聂焱鑫曾在体操房中找到了归属感——先天优异的乐感、良好的四肢比例和力量,让她在12岁时就走到了省队的高度。然而一次从高低杠跌落的事故却给聂焱鑫的体操冠军梦,画上了休止符。“那次受伤并不严重,只是门牙磕落、肩关节脱臼、胃部内出血,休养一段时间就痊愈了。”眼神里藏着一丝遗憾。“可阴影一旦罩上了,就没办法那么轻易的解开。对我而言放弃12年的艰苦训练可能十分遗憾,但这也给我开启了健美操和啦啦操的大门。”
从体校回来的聂焱鑫并没有放弃体育生涯,最终又凭借啦啦操和健美操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现在,聂焱鑫让大学里的姑娘们延续她对体操的追求。她所带领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收获了2016年阳光体育大联赛、公开青年丙组“集体花球自选动作”冠军,并获得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国际赛事派遣函,取得了代表中国参加明年一系列啦啦操世界赛事的参赛资格。
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工程大啦啦操队还有一个称号叫“减肥速成班”。暑假,本是做学生最惬意的时候,该在家中享受着凉爽的空调,吃着清甜的西瓜。但是对于啦啦操队的姑娘们来说却截然不同。“17,18,19……还没有到30不能起来。”为了锻炼手臂力量,姑娘们正在贴墙倒立。汗水顺着脸一滴一滴的落下,在下方已经积聚起了一滩小水塘。“坚持住,要想在舞台上表现的更加有张力,就必须让你的四肢充满力量!”聂焱鑫一边走着一边矫正着队员的姿势。姑娘们流汗,聂老师同样流着汗。姑娘的双臂渐渐开始发抖,脸憋得通红,气息也有些紊乱。“好,下来吧。”话音刚落,“咚咚咚”姑娘们顾不得形象,一连串地都躺倒在地上,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空气。聂老师此时才笑了。
“即便到了冬天,我们也累得几乎受不了。”队长王朱迎说道,“为了增加力量和体能,手脚需要绑沙袋。一天练下来,瘦个两三斤是常有的事。我记得最开始拉韧带的时候,我身边的姑娘疼得把项链都咬断了。但聂老师做着同样的动作,始终鼓励着大家。”
聂焱鑫坦言道:“我知道自己有时候很严苛,但是我的小孩最包容我、理解我。有的不仅跳啦啦操,还是学生会主席;有的协调好学习和舞蹈时间,拿到了国家奖学金还会给我买吃的。”谈起“自己的小孩”,她满脸自豪。
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