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元宵节包汤圆扎花灯 亲自动手年味更浓吗
  元宵佳节将至,你是在超市里买一包速冻汤圆,去老字号排队购买手工汤圆,还是自己动手,和面裹馅包汤圆?你还会在元宵节那天扎花灯、赏灯景、猜灯谜吗?都说传统年味越来越淡,如何让佳节热热闹闹,而不仅仅等同于团圆饭?也许亲手筹备才能带来过节的仪式感。

  不少人打算吃速冻汤圆

  家住武夷路的李舒昨天下班后去超市买了一包速冻汤圆,为元宵节囤货。记者在沪上一些超市看到,这两天汤圆热销,不但设了专门的冰柜区域,摆满不同口味的汤圆,不少知名品牌还推出了促销装、家庭装。“这两天来买汤圆的人挺多的,除了传统的黑芝麻,一些低糖汤圆也卖得不错。”

  尽管今年的元宵节是在周六,但准备用一包速冻汤圆就打发掉的人不在少数。“我准备元宵节这天就用汤圆做早饭了。”李舒是新上海人,她告诉记者,如果不是为了拍一张汤圆的照片给父母看,让他们放心,她连速冻汤圆都不会买。“刚在家里过完年,一个人在上海,元宵节也就是普通日子,待在家里休息休息吧。”

  而对于上海人王小姐来说,元宵节只不过又多了一场家庭聚餐。“大年夜是自己家里吃团圆饭,年初一年初二是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吃饭,后面几天是朋友聚餐,到了元宵节又是一场家庭聚餐。区别就是一道点心换了,八宝饭变成了汤圆。”

  这两天美新、王家沙、宁波汤团店等老字号汤圆销量猛增,门口经常大排长龙。在美新点心店门口,市民姚先生排了三刻多钟后,终于拿到了24只芝麻汤圆和24只鲜肉汤圆。姚先生告诉记者,相比流水线上的速冻汤圆,手工汤圆馅料新鲜、做工圆润饱满,他每年都会来买。“每年来这里排队买汤圆,也成为了一种过节的方式。孩子工作忙,替他们也捎点回去。”

  有人钟意自己动手添年味

  市民陆女士每年都会在元宵节与全家人和糯米皮儿,拌馅儿,包汤圆。“平时吃汤圆可以买速冻的,但大年初一早上和元宵节晚上的汤圆,一定要一家人围在一起亲手包,这样才有年味。”陆女士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汤圆的口味多了,荠菜、鲜虾、鲜肉的,但家里人最爱的还是黑洋酥和豆沙。

  陆女士给上小学的儿子在网上买的手工花灯套装昨天到货了,花纸、铅丝、竹签、灯泡等素材一应俱全。“周五晚上和儿子一起动手扎花灯,第二天就能提着花灯去豫园赏灯了,这可比纯粹的逛灯会更有趣。”

  亲手筹备体会节日仪式感

  团圆饭可以在饭店里订一桌,上门拜年可简化成微信红包,八宝饭、腊鸡腊鸭、春联福字等年货都能在网上一键订购……日常生活方便了,但年味儿却在变淡。但记者采访发现,想要留住年味儿也不是难事,抽出时间,花点心思,亲手筹备,就能把节日的仪式感过出来。

  美国民俗家阿兰·邓迪斯说,日常生活中,时间线性流逝,而节日就像这条线上的刻度,有了度量才有意义。仪式是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仪式,生活才显得庄重,才更有纪念意义。有教育学家认为,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来说,节日的仪式感与幸福感相关,童年记忆中的节庆如果充满仪式感,会让他对每一个重要的日子充满期盼,并赋予他更多的幸福回忆,使他成为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春节期间,和孩子一起写一副春联,包一回汤圆,赏一次花灯,展望新年新愿望等,应该成为一个家庭的小传统。

  本报记者 张钰芸 裘颖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B04版:蓝天下的至爱
传达民情 汇聚民意
元宵节包汤圆扎花灯 亲自动手年味更浓吗
与长辈建群有利有弊 保留线下交流不可少
在“知识扶贫”长征路上不歇脚
社区好医生为老人送“健康礼包”
诚信老人遵长辈遗嘱捐款献爱心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A09元宵节包汤圆扎花灯 亲自动手年味更浓吗 2017-02-08 2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