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午后,国内已经是鸡年的凌晨,行走在熙熙攘攘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顿的大街,在这个以鸡为宠物的热带国家,却感受不到半点过年的气氛——毕竟,我公派教书的这个小小加勒比岛国离中国整整半个地球。
在汽车站旁的超市里买饮料准备去一个朋友家过年,营业员照例甩出一句话“你刷信用卡,证件呢?”这是一个旅游国家,为防止信用卡冒刷,有些地方会要求出示证件,而我一直难以习惯,且刚从大使馆春节联欢活动离开,简装出行,未带任何证件。营业员看着就买两瓶饮料,和旁边一个主管模样的女士商议一会,勉强点头同意刷卡,但在我签单时,一直颇为提防地打量着。
我耸耸肩,将签单给她,突然间听见后面排队的人群中一声标准的普通话“老师!”还未看清,一个熟悉的小小身影已从人群中挤出,兴奋地站在身旁微笑着。这是我公派任教的西印度大学一个非常甜美的小女孩。她大概跟营业员很熟,转身去跟她问候。当时灵机一动,对营业员微笑说:“她就是我的证件!我在她的大学教书。”本一脸警惕的营业员眼中的疑惑瞬间消失,哈哈大笑递过饮料,后面的人群中也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这个女孩的中文名字叫映山红,她很热爱中国,课余时间刻苦学习中文,并凭一首优美的《映山红》去年去中国参加过汉语桥比赛。我虽未教过她,但她每次都热情打招呼。尤其她观看我指导的学生演唱昆曲《牡丹亭·游园》后,更是主动交谈,兴奋地说她希望能选修我的课。得知我还有一个学期就归国,难过得转身几乎掉泪。后面偶尔见面聊天,都很投缘开心。
女孩热切地拉着我走出超市,她妈妈也在,用中文问候句“你好!”就微笑着让女儿在午后阳光中叽叽喳喳讲她憧憬着即将毕业后去中国念中医。乐呵呵地逗她说,北京、南京和上海都有很好的中医专业,不过嘛,北京冬天会有霾,南京女孩子讲话太“粗糙”,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当然应该在上海读中医咯,如果能进复旦当然最欢迎。她很激动地掏出手机,说你看。我一愣,原来,那次送她带着复旦校名和校徽的名片被她郑而重之地放在透明手机套中,每天随身带着……
我们很快告别,依旧是没有任何炮竹灯笼的异国大街,但空气中似乎充满过年时分浓浓的人情味。我在这个加勒比岛国的工作并非一直一帆风顺,有时候面对因文化隔阂而产生的人与人的隔阂甚至冷漠,难免会有困惑。但是,一个文化中,只要有一个人伸出手去,在另一个文化中,肯定会有另一个人伸出手和你紧紧握住。然后,在某个时刻,当你在那个国家或者他/她在中国,需要帮助时,大家都可以指着身边的一个微笑着的当地人说:“他/她就是我的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