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完了,两代人之间的“战争”没完。一个在上海打拼多年的单身女友回黑龙江过年,千里迢迢,去头去尾才休息一周不到,多希望能与父母长辈共享天伦,但事与愿违,父母亲戚三句话离不开催婚生娃,煞风景。
还有一位朋友,春节期间忍无可忍屏蔽了父母的微信。“老是讲我发的东西他们看不懂,谁要他们看懂?”更要命的是,父亲还总是打电话提醒他,“你发的这个不合适,赶紧删了吧。”父母总是希望干涉子女的生活,来继续确认自己依然具备强大的支配能力——你是我生的,你就应该听我的。
当下,我们仍然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国人经历了一次次的思想冲击。然而,时代已经过河,可有的父母却还在摸石头。固守自己的生活经验,不仅跟不上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还酿成与子女之间的一场又一场观念“战争”。
新思维和旧观念,固然要产生碰撞,才能有所发展;可随便哪一方用力过猛,都会使另一方备感受伤,便不利于和平共处。你可以不理解,但总要学着接受,彼此将心比心,互相善待,安住在自己的那片星空下,而不侵夺他人的领地,这样就很美好了。
前两天路过淮海中路,看到两家相隔百米的铺子,同样聚积超高人气。一家是每天早晨就大排长龙的光明邨,阿姨爷叔们排队几小时就为买半只酱鸭、几块走油肉,而且风雨无阻。另一家是以80后、90后为主力军的LINE咖啡馆,同样在寒风中排队几小时,为了和熊、兔子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光明邨的人看着咖啡馆,摇摇头,“现在的小孩儿啊,真搞不懂,一杯咖啡啥地方不能喝?”咖啡馆的人望着光明邨,也嬉笑着:“阿姨爷叔真有劲,这熟菜跟阿拉隔壁小菜场卖的有啥区别?”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代沟。可怼归怼,两代人却相安无事,同样坚守在寒风中,各自为了自己时代的那块金字招牌。两代人的关系,也应该像这一对“人气王”一样,相隔百米,互不干扰,和而不同,共同代言一条繁华的街,谁说不是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