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分型施治
徐伟祥
  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逐渐被发现,患者多见于20岁-40岁。该病起病大多缓慢,少数可急性发作,病情轻重不一,男女均可发病,病程较长,且有恶变倾向。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或与便秘交替出现,粘液脓血便,腹痛,有时可表现尾骶部坠胀不适,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失眠、焦虑、抑郁、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和遗传因素、免疫调节紊乱、感染和环境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素体脾肾不足所致。中医治疗本病注重辨证施治,标本兼治。中医上分为湿热内蕴证,治则宜清热解毒;气滞血瘀证,治则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脾肾虚弱证,治则宜益气健脾;脾肾阳虚证,治则宜温补脾肾,涩肠止泻;肝郁脾虚证,治则宜疏肝理脾,化湿止泻。

  若经上述口服中药治疗效果不显著,可运用中药保留灌肠,穴位埋线,穴位敷贴,中药敷脐浴足等综合疗法治疗。

  曾有一名年轻的男性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有5年,经先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糖皮质激素,疗效仍不显著。当时该病人大便日行5-6次,伴粘液脓血,腹胀肠鸣,腹部隐痛,贫血,失眠,焦虑。由于长期口服西药,导致肝肾功能受损,病人痛苦不堪。后经中医仔细检查辨证后,予口服健脾化湿的中药。3个月后,该患者每日排便1-2次,质中,未见粘液脓血,腹胀腹痛消失,血色素恢复正常,且停服了西药,现已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用药物积极治疗的同时,平时应注意预防保健,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少纤维,忌吃高脂肪食物和宜产气食物。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心情舒畅,对活动期患者应强调充分休息,以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

  徐伟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石门一路专家门诊部肛肠科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手机电玩成学生视力“杀手”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分型施治
保乳护心 放疗新添“武器”
突发中风提防房颤作祟
科普活动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分型施治 2017-02-20 2 2017年02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