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网视舆情~~~
     
2017年02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视舆情
舆情应对的身份策略
何小手
  何小手

  丽江游客被打致毁容事件对当地旅游形象的影响可谓负面,六名嫌疑人被批捕后,原本事件应该告一段落,结果因为部分有着官方背景的机构和个人的言论,此事件最近再次发酵。先是丽江警方微博转发“被打女游客放荡”的文章,继而引发警方是否适合转发这类有着明确导向文章的讨论,与此同时舆论对受害人同情声音再次涌现;其次是近日云南旅发委市场处处长写诗“炮轰”记者,直指盯住云南不放的记者是苍蝇。

  从上述言论发生的诸多细节看,这些声音很有可能只是个人观点。警方转发文章之后很快意识到行为不当,并立即向受害人解释并道歉,而从当地官方的反馈看,涉事人员随即也受到行政处分。从涉事者的角度看,发现有利于为丽江辩护的素材并做出转发的举动,对于缺乏网络媒介素养的官微小编来说,这是发生概率极大的事件。而那个写诗“炮轰”记者的官员,其发言的场合是微信群,“群众”是以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为主,可见他只是试图在行业中制造影响,可能并不存在与舆论对抗的主观意愿。

  他们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看似细微的举动或者言论,竟然很快就被互联网传播并放大。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无心之失”最后竟都迫使自己所属的单位来做出回应,事发地也再次陷入被动,成为主流舆论的对手。不少网友甚至解读认为,这是当地官方应对此次事件的一种策略,即通过个人来发表官方不方便表达的言论,继而化解当地的舆论压力,挽救云南的旅游形象。

  网友的揣测没有明确的依据作支撑,而只是所谓的经验之谈。这些年发生的突发事件,种种细节显示,有的政府部门在应对过程的确有一些出奇的策略,他们可能意识到常规应对手段效果有限,于是换一个身份发言,或者以实际行动介入事件。表达同一种意思,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说出来可能往往过于理性,稍有立场的片段发言,反馈到受众那儿,可能会被过度解读;而一旦由个人尤其是看似无利益关联的个人表达类似的意思,由于发言人的非官方身份,他们在情感、态度方面有着相对宽松的表达空间,因此往往可能会影响舆论,其观点容易得到认同。

  去年山东天价虾事件发生后,一位当地企业家的出现引发网民的猜想,当时那位企业家高调现身,试图弥补受害游客的损失,其举动让很多人怀疑他是官方的马甲。官方借助民间的力量来应对事件,这是一种讨巧的方式,成败的关键在于做的事是否合理,能否真正让各方满意。回到此次丽江游客被打事件,无论是公安官微的小编还是官员,他们的举动或观点,如果套用上述策略,显然也不合格,因为他们的发言强化了外界的批评(哪怕这种批评属于偏见),其结果只是让本方陷入被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怎样是对小平最好的纪念
免费午餐没有了?
不好笑
让历史见证我们这代人的改革担当
网络吸金
舆情应对的身份策略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舆情应对的身份策略 2017-02-20 2 2017年02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