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的诗篇》拿下了金爵奖,但相比商业大片,该片还是问津者寥寥;《摇摇晃晃的人间》拿下了国际大奖,片中人又是曾经的热点人物,但片方迟迟没有启动宣发;今天刚上映的张杨导演的纪录片《冈仁波齐》,未必能让所有人欢喜,但上海全天53家影院放映150场,对比《异形:契约》238家影院3378场的排片,已无须多言。
在工业化、粗放型的排片环境下,商业大片总是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观众和市场,这并没有错。但如何让那些喜欢纪录片,喜欢文艺电影,喜欢安静沉静的观众有机会走进电影院欣赏自己喜爱的影片,也该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电影节的文艺类影片,无论中外,大多一票难求,足以说明好莱坞大片之外,还另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只是,无论点映也好,电影节也罢,我们还需通过更加科学、先进的手段,更准确地找到观众,而不是“摇摇晃晃”的。这对促进中国电影的百花齐放,对开拓普通观众的选择空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