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夏至节气。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这个时节应如何养生呢?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肿瘤科医生扈冰博士表示,夏至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来,人们除了感觉疲乏燥热、心悸气短之外,食欲也会明显下降。在该节气养生应着重调息静心。
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扈冰表示,夏至情志养生要调息静心,以保神情气和,心情舒畅。在精神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恼怒忧郁不可有,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俗话说“夏至—阴生”,也就是说,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变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天炎热,人体出汗多,水分和矿物质流失大,因此应注意膳食营养摄入均衡。与此同时,夏季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扈冰建议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引发疔疮等疾病。“可适量多吃苦瓜、芹菜、黄瓜等苦味食物。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但她同时提醒,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能清热泻火,但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此外,西瓜、绿豆汤、乌梅汤等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此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至为一年中日照最长、强度最大的时期,此时节若运动过激,容易大汗淋漓,汗泄太过,则耗伤阴液,亦损阳气,还可能出现中暑。故夏至运动宜舒缓,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扈冰建议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快时,在空气较为清新的地方,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同时,外出时,衣服应尽量以浅色及棉质、亚麻制为主,从而避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