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雾笼罩,天地间一片迷茫。明明是白天,鼎湖两侧的连绵奇峰怪峦以及如春笋般一柱擎天的“鼎湖峰”,却仿佛变戏法似的,消失得全无影踪……
万籁俱寂,空濛无限。徘徊于溪畔堤上察看,周围之景显得神秘莫测。唯有源自磐安县大盘山的潺湲好溪(亦称练水),平缓流经横亘溪河之上44孔石梁桥时,发出的湍急落差声哗哗不息。它一路浩荡顺山嵎东去,成为瓯江美丽支流之一。书载,此地因南宋大儒朱熹曾到此泛舟而得名“朱潭山”,其景之秀为鼎湖境内之最。
须臾,前方传来隐隐的人语声。借着相机长焦在雾中搜寻,哟!只见石桥上,约莫是一位扛锄挂篮的农人,正和对面一位头戴笠帽肩挑担子的村妇,不期而遇;抑或是同村邻人,两人见面后即驻足攀谈。此时,山雾依旧濡漫,那七十余米长的明代石桥,宛若巨龙卧水,蜿蜒潜伏;又像漫长天桥凌空,腾雾跃然在天边。那意境,恍惚如有神来之笔在悄然挥动。演绎妙态,堪称海市蜃楼般梦幻;如此画面,不啻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不久,初阳驱雾,晓色渐开。鼎湖山水也逐渐彰显出其秀姿丽影的本来面目。而雾中的这场邂逅,却永远定格在似梦非梦的美好记忆瞬间,以及我的镜头之中。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是一张照片,倒不如说是一幅简约的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