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声势浩大的反贪腐风暴,刮得贪腐官员们纷纷落马,他们花招百出的贪腐术也被一一揭秘。“配合”反贪腐斗争,小文就“贪、腐”两字进行揭秘。
揭秘 “贪(貪)”。《说文》 :“贪,欲物也。从贝,今声。”学界有沿袭“说文”识定的,认为“贪”是形声字,“今”是声(古音),“贝”(貝)是形,贪的本义是欲物,意思是想要财物。《说文》的“欲物”字义并不错,但只是根据使用义的断想。因此必须破解贪的“今”。
甲文“今”(图一)字形是倒写的口,口下(嘴边)短横我识定当指食物,表示此时此刻正在吃东西,即今天的“今”初义。今下置贝的“贪”(小篆,图二)仿佛向我们提供这样的线索:一人正张开血盆大口,食物的短横犹如左右搅动的猩红舌头,又喻示把钱财(贝)当作食物贪婪地吞噬着。《楚辞·离骚》:“爱财曰贪,爱食曰婪。”贪字就是取之无道的贪财者们丑陋嘴脸入木三分的写照。
2013年出版的《圆梦红楼梦密码》一书中,作者将前80回与后40回《红楼梦》的多种版本进行比较研究,得出120回都是由曹雪芹写的结论。论据之一就是发现了全书从头到尾行文大都有相同“今”带点的异体“贪”(令貝貪,图三)这“密码”。我要“揭秘”此“贪”的是:甲文“令”(图四)本义是跪着人听上面人发号施令(倒口),正体“贪”构形中的“令”无关命令,系汉字嬗变中的同形异源。正体诞生于汉末,抑或汉末以降先人里有知道古文“今”的初义,使用中“发现”贪的字根“今”嘴边不见了“食物”,遂再加表示食物的点作令,成为贪的或体字。
给所揭秘的“贪”字补充需知道的外延,赘言与“贪”相关的一个典故。《晋书·吴隐之传》有记载:那时富庶的广州城外有水曰贪泉,人饮其水起贪心,即廉士亦贪。路人即便口干舌燥,也不敢饮此泉水。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破了这个例,走马上任时,挹贪泉水而饮,并放歌唱誓。此后,他在广州刺史这肥缺任上,仍始终不贪不占操行清白。离任时身无长物,两袖清风,实属难能可贵。
再揭秘“腐”。《说文》:“腐,烂也。从肉,府声。”本义是腐烂变质。从汉代《说文》起,学界基本共识的腐字是形声字,“肉”作形旁,“府”作声旁。“腐”仅为单纯的形声字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腐的府从广从付,“广”是省略宅基的古代房屋外观侧面轮廓形状,表示房屋。“付”,左边是人,右边是手(又),是“付物予人”的给予义。金文一款“府”(图五)中的付,从字形分析,手中还持有贝,正交给一人,此人想必是屋主”,正体字有上府下貝的异体府。此“府”因为有了喻示不断有钱财进账的“付”,显然是有钱人家的豪宅。故府旧时指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王府、府邸、府第、豪府等。并引申为“高端”的场所:学府、紫府(道教称仙人居所);官职名:知府、幕府;府古同腑,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府上”是尊敬用语,泛称对方的住所或故乡。府、肉配的腐(小篆,图六),为何其初义是肉品变质呢?前面,大家已经了解府的“档次身价”,不是寻常百姓家,我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便能清楚解答。朱门,漆成红色的古代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后泛指富贵人家,故朱门与豪府意对。相较于旧时朱门内食物腐烂,如今贪官“府第”里成捆成捆纸币的霉烂现象,更加触目惊心,令人发指。